第三百三十五章 照相歸檔(1 / 2)

在數碼相機普及之前,暗房作為從膠片到相片的最重要環節,是每一個攝影師都必須有的工作室。

在膠片時代,我們需要獲得一張照片,首先就需要經過拍攝-膠片衝洗-暗房放大三個步驟。

在我們完成拍攝和衝洗後,通常就會得到一張黑白顛倒的負片,然後在暗房中進行放大得到一張正像的照片。

在這個過程中,放大機內的光源將底片上的圖像通過放大鏡頭投影到相紙上曝光,相紙將底片上的負像再次反轉後形成正像。

然後將相紙進行顯影、定影、水洗,得到一張銀鹽照片。

徐凱江曾經在一個喜歡膠片照相機的朋友那裏,見識過什麼叫做暗房,也在暗房裏麵洗過自己拍出來的照片。

甚至,後來他的這個朋友,還開了一家手工照片店。

就是讓客人體驗用膠片相機照相,然後自己去暗房洗照片,這樣的一家手工店,生意還不錯。

徐凱江也因為從朋友這裏學習到的攝影技術,在特種大隊的時候,他就成為了大隊的禦*用攝影師。

通常一些不方便外人接觸的內部資料需要拍攝,都是徐凱江來上手拍攝的。

所以,聽到這個老板說在暗房洗照片的時候,徐凱江莫名的還有一些親切感。

“沒事,老板先忙好。”徐凱江說道:“我是想要照相,也想租一台照相機,老板你這裏租嗎?”

“租一台照相機?”老板很是驚訝的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鏡,有些靦腆的笑了笑說道:“我開了照相館這麼久,還是第一次碰到這種要求的。”

老板說道:“實在是對不起,我手裏隻有一台照相機,沒有辦法租給你,不過,你要是照相的話,我倒是可以幫忙。”

“這樣啊。”徐凱江點頭說道:“那我這個要照相的人可有點多,你的膠卷夠嗎?”

聽到徐凱江這麼說,老板更加奇怪了,他好奇的問道:“客人你要照多少張照片?”

在這個時代,照相可不便宜,一般家庭基本上不會去照相,除非是什麼重大的事情,才會去照相的。

不像是後世的數碼相機,還有人手一個的手機,想拍照隨手就拍了。

“幾百人吧。”徐凱江對這個老板說道。

徐凱江倒是沒有想過要掩藏拍照人數,畢竟,從他踏進這個照相館的時候,他就決定要讓這個老板去幫忙照相了。

反正,不管這個老板願不願意,他都這麼決定了。

帶著這個老板上山,也不會傷害他,錢給夠,到時候搞不好,還能把這個老板發展成為抗日先鋒營的隊員呢。

“這麼多人!”老板驚歎了,他說道:“我這裏還真沒有這麼多,不過如果客人你真的需要這麼多的話,我可以現在就去取一批膠片。”

“現在能取嗎?”徐凱江說道:“錢不是問題,我可以先給你定金。”

“可以。”老板聽到徐凱江說能給定金,嘴都笑開花了,這還是他第一次接觸到這麼大的照相生意。

在數碼相機普及之前,暗房作為從膠片到相片的最重要環節,是每一個攝影師都必須有的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