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認為“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是真理,也是理所當然的,但你是否想過“收獲”之外的“耕耘”所蘊含的潛在價值?
一個人隻為薪水去工作,除此之外而無其他較高的動機,那他是不忠實的,而受他欺騙最厲害的人,正是他自己。這樣,他就在日常工作的量與質中欺騙了他自己,而這種因欺騙而蒙受的損失,日後即使再怎樣的奮起直追、振作努力,也是永遠不能補償的。
如果一個青年對於薪水高低問題的考慮完全放在那些可以從自己的工作中得來的種種報酬利益上,那麼他真是何等的狹隘、小氣,何等的不知輕重啊!
不要以為你的上級不能看出你的努力、功績而不提拔你,假使他是要求高效率的雇員做他助手的話(其實又有哪一個老板不是這樣呢),他肯定會在你值得被提升時,將你提升,因為這正是他的心願。
你可以從你對工作的忠心中,從工作時的善良精神和高尚的品質中,取得相當高的報酬。這種報酬與雇主所給你的薪水相比較,後者則真是無足掛齒了。他付給你的是鈔票,你付給你自己的是可貴的經驗、難得的訓練、效率的增加、自我的表現、人格的建造。
許多青年人常局限於所得的薪水,在他們看來薪水如果低於自己的應得之數,他們就在工作時,故意使工作的量與質恰與雇主所給的薪水之數劃等號,於是他們將工資以外的種種宏大的報酬都拋棄了。他們對於工作故意采取一種躲避的消極態度,因為他們不想去取得那種更重要的薪水;他們自己給予自己盡量少的薪水,他們寧願坐視自己人格能力,使自己成為一個狹隘、小氣、無效率與腐敗的人。
這樣一來,你就失去了許多自我鍛煉的機會,那些潛在的提升和加薪自然也就和你無緣了。
你投入工作中的量與質,可以決定你的整個生命之質。不管薪水如何低微,對一切工作,都願付出至善的服務,至高的努力,而不肯苟安於“次好”與“較好”,這種精神的有無,可以鑒別出你將獲得成功抑或失敗。
智慧火炬
如果你隻願意播下一粒種子,你隻會得到一顆樹的綠蔭;如果你播下了“綠化大地”的雄心,你就會得到整個森林。
96.為將來打下基礎
每個人都想做領導、當領導,這是人之常情。可是,年輕人初入社會的時候,應該有從基層幹起的打算,自願做跟隨者,一個人隻有先做一個好的跟隨者才會成為一個好的領導者。
有個故事,講的是一位年輕人想考入一所著名的經濟管理學院,在填寫申請表時,主考出了一個這樣的題目:“你是一位領袖人物嗎?”
年輕人捫心自問,覺得自己的個性、能力還不適合於對別人發號施令。於是,他很誠實地回答:“我不是。”然後交回表格。同去的同學都回答“是”,理由是受到拿破侖一句名言的影響:“不想做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他想,隻有自己填上“我不是”,看來是不可能被錄取了。可是,張榜之日,出乎他的意料,他第一個榜上有名!學院的複函寫道:“我們審查過所有的申請表格之後發現有800個領袖,我們當即首先錄取你,因為我們這800位領袖至少需要一個跟隨者!”
雖然古語有雲“不飛則已,一飛衝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但若沒有深厚的積累,“飛”與“鳴”是很難產生質的突變。
隻有根深,才能葉茂。要長成參天大樹,需要從一粒種子開始。
也許人生的最大快樂就在於向著既定的目標,朝氣蓬勃地工作。一個人的信心、活力和其他種種優良品質都依賴於它。
想做領導,可是時機還未到,能力還不夠,那麼你還想做無謂的執著嗎?
在牛津大學流傳著關於一個非常卓越的建築師的故事。他接受了長時期的良好教育,並且在古老的東方做過旅行,然後回家準備從事一項實際工作。他決定能找到什麼樣的工作,就從什麼樣的工作入手。因此,他從事了一個與房屋維修有關的職業,這是一個最卑微而且報酬最低廉的職業。但是,這位建築師卻懷著良好的心態,沒有改行。並且,他下決心要一直做下去,因此,他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在一個非常炎熱的六月天,一個朋友發現他跨坐在屋頂上全神貫注於房屋維修工作。他用手擦了擦臉上的汗珠,大聲喊道:“對於這個走遍了全希臘的人來說,這是一個最好的職業。”他就是這樣全身心地一絲不苟地從事自己的作,直到他一步一步轉入其他報酬更為豐厚的職業,最後達到他輝煌的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