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隻是不甘心錯過你,我隻是很可氣在最美的時光裏沒有遇見你,我隻是很無奈再也回不到過去。我終於漸漸明白,愛看太空的那種無奈,讓我看不到未來,也沒有勇氣能夠走開。
——薑媛《天涯原創》語錄。
耶利柯學院,位於省城金沙學府東500米處,對於這座有著100多年曆史的學院來說,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隨著畢業儀式的落幕,將會有一大批學子走出這座學院。這其中,自然包括薑媛。
激動、忐忑的時刻就要到了,為了等待這一天,薑媛已經盼望了整整一年的時間,儀式落幕之後,由徐金妍、梁茹、何若惠、丁慧、於美珍、梅詠慈、賈方、張均宇八人組成的小組,特來邀請薑媛的加入。
看著麵前這八道熟悉的身影,大學四年的點點滴滴仿佛曆曆在目,可以這麼說,他們九個人是從一條起跑線上走過來的人,說到小組這件事情,薑媛並不知情,因為是剛剛才成立的。張均宇覺得,四年的生活來來去去如大浪淘沙般變幻無窮,惟有他們九個人,才真正稱得上誌同道合,但是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大概是出於離別的傷感吧,以至於讓得諸人的情緒一個比一個低落。
賈方打破原有的沉寂,說是離別前當做最後的一次歡聚,怎麼著也要為明天正式踏入社會而大醉一場,梅詠慈決定去國外發展,想到再難有機會見到大家,便主動慷慨請客,結果反而遭受到諸人的調侃。
梅詠慈的學習成績很好,但是了解他的人都知道,其實他是一個很摳門的人。梅詠慈的老爸是開電子商務公司的,家裏有的是錢,偏偏他卻比任何人都要節儉,用張均宇的話說就是,類似像他這樣的富家子弟,尚且能夠做到這般省吃儉用,實屬難得,賈方不同意張均宇的觀點,覺得梅詠慈的生活太單調,應該多抽出些時間出去到外麵體驗一下,而不是把大量的時間都安排在看書上麵。一個男人不一定非要讀很多書,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去規劃自己的生活習性,以及對事業的上進心,不然終日把自己關在房間裏麵,對著一頁一頁的紙書發呆,無趣不說,生活也會變得短板。梅詠慈對此解釋說,他將要失去之前的那種生活,等到了紐約,新的生活就會開始,這也稱得上是突破自我的一種挑戰了。
張均宇說,美國的諸多城市之中,他最想去的不是紐約,而是洛杉磯。
洛杉磯是美利堅合眾國西部工商業第一大城,在太平洋沿岸各港口中洛杉磯遠洋貨輪的吞吐量占第一位,此外洛杉磯還是美國西部的旅遊中心,其中迪士尼、好萊塢更是聞名世界。
丁慧的夢想是到位於密歇根湖的西南岸的芝加哥,它是美國最重要的航空中心和最大的鐵路樞紐,並且還是五大湖地區的重要湖港。
看著這些人的熱論,大美人徐金妍捋了捋秀發,顯得有些不耐煩,她不曉得國外有什麼好,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中國同胞都紛紛跑到國外去生活,中國多好啊,美麗的家園,何以被人無情的拋棄?
對於徐金妍的這種想法,於美珍並不苟同,覺得人就應該有遠大的理想,但也不能光有想法,很多事情需要親自去體驗的,就拿梅詠慈出國深造一事來說,不也是為了追尋更加高級的知識嘛?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沒有人能夠預料未來,一切都需要探索。
諸人照舊來到桑士尼酒吧,與之前不同的是,這次的離別宴會包含著離愁和傷感,導致每個人都好像難舍難分似的,幾杯酒入肚,梁茹拿起話筒很是投入的唱起了那首《青春》,從今天開始,他們已不再是學生了,人生的軌跡也因此而變得多彩。
沉寂下來的時候,張均宇闡述了他對未來的打算,與別人不同的是,他並不需要到處投簡曆去找一份體麵的工作,而是如何才能經營好自家的公司,這是父母對他的最大的期望。賈方最羨慕的人就是張均宇,覺得他是諸人當中活得最瀟灑的一個,雖然說梅詠慈的家境也很不錯,但是與張均宇相比較起來,他的生活就顯得單調了許多,平日裏除了看書還是看書,很少有什麼戶外活動。
梅詠慈除了“神經”的綽號之外,還要一個更厲害的稱號,叫做“略懂先生”,意思是說,無論哪種方麵的知識他都知道,不誇張的說,甚至沒什麼死角可言。在人生的規劃當中,梅詠慈決定用三年的時間去豐富自己,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不忘鞏固舊知識,待到胸有成竹之時,他會參加一些跟文學有關的節目,以此來證明自己的實力。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當何若惠問及薑媛最大的夢想時,在場的所有人全都瞪大了眼睛,等待著她接下來將要回答的話。看到大家迫不及待的樣子,薑媛淡然一笑道:“我知道大家都是新棟,我也相信日後大家都能夠出人頭地。曾經,我也有過很多夢想,其中最大的夢想就是跟梅詠慈一樣,希望有機會到國外深造,但現在不是了。人的生命軌跡是不斷變化的,沒有誰能夠沿著一條道路永遠走下去,功名利祿於我而言,就如同浮雲一般虛幻飄渺,所以,我誌不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