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向南而行(1 / 2)

錦城的冬天,與遼東的其他地區甚是不一樣。

錦城位於襄平府最南端,理所當然應該是天氣相對最暖和的了。

但是事實卻不太一樣,錦城的確不怎麼下雪,當然這是相對於遼東的其他地區來說的。

而且錦城實際上也的確沒有那麼的寒冷,如果不算上那整日狂嘯的大風的話。

錦城的風,用當地人的話說,就是“一年刮兩次風,一刮就是半年。”

也就是說啊,這錦城是終年大風,基本沒有什麼沒有風的時候。

在其他季節還好,不過是風大些,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

但是這凜冬時節,本就十分寒冷的季節,再吹上幾場寒冷刺骨的大風,實際上這種冷比更往北地區的地區更冷。

有人說即使是原來渤海國最北部的寒冷也不過如此了。

童榮不到寅時三刻就走出了錦城,這時候的錦城可以說是一天之內最寒冷的時候。

一人一馬,踽踽獨行在遼西走廊。

錦城再向南,就是天下第一關臨閭關了。

在大秦帝國統治的時候,這遼東區域是劃分為遼西,遼東設置了這兩個郡的。

位於遼西地區的錦城鎮守河西走廊,和這裏十分近的有兩個縣,分別是徒河與文成。

如今的遼東雖說同屬於襄平府的管轄,但是實際上是將原有的遼東遼西兩個郡合並在了一起。

錦城實際上是單獨重新修建的一座城池。

再向南本是還有幾個縣城的,不過,與堪稱是龐然大物的錦城相比,這些城池其實也算不得什麼了。

童榮其實並不打算再去這幾個縣城中轉一轉了,雖然說他心中有數,知道渤海王不會那麼快離開京畿之地。

但是現這種事情往往就在所有人不經意之間悄然發生,童榮絕不允許這種出乎自己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

至少他一向是答應了別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得到。

他騎上了他的照夜雪麒麟,他的下一個目的地臨閭關出發了。

這臨閭關,是處於河北道與遼西走廊之間的一處極為險要的關隘。

至少在當年,北胡實力遠超於大夏的時候,當時的大夏就是依靠著這一天險,阻擋著北湖鐵騎跨入河北道,踏入中原。

被說如果沒有這一道天險的話,可能當年北胡早就將大夏給滅國了。

如今大夏已經有了整個遼東襄平府為屏障。更是有了足夠威震南北的天下第一軍關寧鐵騎。

這臨閭關已經遠遠沒有之前那麼重要了,如今的朝廷已經大大削減了在此地的駐兵。

而隨著遼東遼西地區與關內中原之間的貿易愈發的頻繁。

在有離這十分近距離的錦城的帶動之下。

這臨閭關也變成了一個往來頻繁的商賈雲集的城市。

童榮一人一馬,走到了臨閭關口,臨閭關早在大秦之前就已經存在,當年也是為了抵禦北方的少數民族而建成的要塞。

到了這裏,再向南走,就是久違的中原之地了。

童榮頗有感觸,原本他的家鄉就不是在遼東。

中原,他又回來了!

清晨,一位少年在沈府中揮舞著木槍,旁邊還站著一個打著哈欠的小孩子。

那少年揮舞木槍虎虎生風,破空聲陣陣傳來。

實際上也沒有什麼過於花哨的動作,無非就是刺、挑、撥、劈等最基礎的動作。

“我說童大哥啊,你的武藝都那麼高了,童大俠就沒教導你幾招獨門絕技?拿出來讓小弟我開開眼唄?”

一旁哈欠連天的正是沈府二少爺沈三郎了。

看著“童盛”的晨練,沈三郎可以說是鬱悶非常。

童盛的客房距離沈三郎特別的近,這還是他親自安排的,結果沒想到搬起了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誰能想到這童盛大清早的不睡覺,不到卯時就起來在這裏耍槍啊?

耍槍也就算了,關鍵還連唬帶喝,甩槍傳來的陣陣破空聲與這些聲音都交雜在一起。

這沈三郎哪裏睡得下去覺啊,於是隻好乖乖早點起床了。

出來就正好看見童盛,他的童大哥就在這裏練槍了。

最可氣的是沈三郎還真就拿童盛,無可奈何。

因為人家在住下之前就已經提醒過他會起的很早要練槍,為了準備日後的比武招親。

如果是他自己欠兒的,欠兒的。非要和人家住的近一點兒說什麼我們之間兄弟感情好用找講究,那些你早起我就陪你早起,結果這倒好。

沈三郎真的是自食惡果,有苦難言,隻能看著童盛在這裏打擾了他的清夢。卻還是自己理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