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奇中文網永久網址,請牢記!
心理學認為,任何人無論做任何事,要想取得成就,首先要獲得相關人士的好感和信任,再順理成章地對他人施加自己的影響。{比奇中文網首發www.biqi.me}因此如果我們要想獲得某種結果時,就要正確地使用這個心理學常識。--心理學物語卡耐基每年夏天都到緬因州釣魚。他個人非常喜歡用草莓和乳脂做餌料,但他知道,魚兒較喜歡小蟲。因此,每次去釣魚,卡耐基的釣鉤上不裝草莓和乳脂,從來都隻掛著一隻小蟲,似乎在說:“魚兒啊,你不想吃吃這隻美味的小蟲嗎?”卡耐基無疑是擅長洞悉他人心理的專家。他知道如何利用心理學中的“喜好效應”,如何投“魚”所好,從而獲得自己想要的結果--魚上鉤。其實不隻是釣魚,任何人無論做任何事,要想取得成就,首先要獲得相關人士的好感和信任,再順理成章地對他人施加自己的影響。因此,如果我們要想獲得某種結果時,一定要善於利用這種心理技巧。李羅·喬治就從中得到了不少啟發。常常有人問他,當那些戰時的領導人物--威爾森、歐藍多、克裏門索被踢開和遺忘時,他為何仍然能掌握大權?他回答說,如果他的出人頭地有任何理由的話,可能是因為他早已知道:要釣上魚的話,餌必須適合魚。
沒錯,要想不被別人踢開和遺忘,你就必須不斷給予別人所想要的,這樣別人才會一如既往地擁護你、支持你。因此,唯一能影響別人的方法,是談論他所要的,並教他怎樣去得到。請記住!如果你打算明天要別人去做某件事的時候,譬如說,當你想讓你的兒子不再睡懶覺時,別跟他講什麼大道理,隻要讓他知道,睡懶覺會使他無法加入籃球隊或贏得百米競賽。墨佛史屈教授在他那本富有啟發性的《影響人類的行為》一書中寫道:“行動出自我們基本上的渴望……而我所能給予想勸導他人的人--不論是在商業界、家庭中、學校裏、政治上最好的一個忠告是:激起對方的急切欲望。能夠做到這點的人,就能掌握世界;不能的人,將孤獨一生。”在紐約一家銀行工作的芭貝拉·安德生,為了兒子的健康考慮,打算搬去亞利桑那州鳳凰市。
受卡耐基釣魚論的啟發,她寫了下麵的一封信給鳳凰市的十二家銀行:敬啟者:本人在銀行工作已有十年經驗,應為快速成長的貴銀行感興趣。本人曾在紐約銀行家信托公司各部門工作,現已升為分部經理,熟悉銀行各部門業務,包括與存戶之關係、信用、貸款及行政。本人將在五月遷居鳳凰市,深信能有助於貴銀行的成長與獲利。本人將在四月三日前後一星期到達鳳凰市,如能蒙賜機會,使本人顯示如何有助於貴銀行達到目標,則感激不盡。敬頌商祺芭貝拉·安德生這封信發出後,十二家銀行中有十一家來信請她去麵談。為什麼會有這樣好的效果呢?安德生太太沒有說她要什麼,而隻在信中說她可以在哪些方麵幫助他們,是看重他們的需要,而不是她自己的需要。目前,金融危機的後果正在顯現,成千成萬的推銷人員看似很努力地工作,卻收效甚微。真是客戶們沒有需要嗎?不是的。真實的原因是這些推銷人員沒有真正思考過,客戶到底需要什麼,我能為客戶提供什麼樣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