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天南立(1 / 3)

東洲蒼龍域軍城山,百萬雄兵彙聚在此,兵戈鋒銳,旌旗飄揚,鮮衣青甲,軍威赫赫。

滄海帝君新封的五軍大都督、青龍軍軍主、蒼龍域域主、軍城山之主薛破軍,此時正在檢閱著自己麾下新組建的四支精銳軍隊。

蒼龍域,來源於舊青龍域。

兩千年前滄海帝君成就真仙後便在上陽劍尊和柳尊的支持下做了青龍域域主,當時青龍域是堪比上陽域和細柳域的大域,約占東洲五分之一的區域,之前的曆任青龍域域主都是由青華劍宗把持著。

但滄海帝君為了極大程度削弱青華劍宗的影響力,避免自己稱帝君後青龍域再次落到青華劍宗的手中,再加上二宮的支持,便先從中分出一半設立瀛洲域,作為自己稱帝後的居所,\t隨後又將剩餘部分分成蒼龍、孟章二域,蒼龍域設軍城山,交自己的親信薛破軍統領,這裏屯駐了數百萬忠於自己的嫡係精銳部隊,屬於養兵之地。

最終古之青龍域便一分為三:瀛洲域、蒼龍域、孟章域。

而青華劍宗勢力範圍被限製在孟章域,接下來的事情就很清楚了,滄海帝君扶持孟章域本土大勢力雲浮山,並放任雲浮山放出明月經在青華山的消息,以此為誘餌,聯絡其他大洲強大勢力合力滅了青華劍宗。

而今連滄海僭越稱帝君加冕完成之後,自然是要大封百官,建立屬於自己的王朝,即便是上陽宮和柳宮此時翻臉不認賬,也不能阻擋他一統東洲的決心,至少名義上的架子要先搭起來。

畢竟這兩個老家夥利用連滄海肢解了東洲三大域之一的青龍域,幹掉了最能威脅到他們勢力的青華劍宗,哪有把人用完了就隨便扔掉的道理?!

過河拆橋這個招數在滄海帝君這裏可行不通啊!

就在滄海明珠會結束,完成加冕儀式後,連滄海便正式下發詔書敕封十二仙君,頒發仙君金印,均位列滄海殿超品,可自由出入鎮海台,劍履上殿,這次可與之前所謂的敕封不同,之前雖有敕封仙君,但多是體現一種地位上的尊崇,並無太大實際意義,甚至很多未被冊封者也敢貿然稱仙君,但這次卻是一步到位。

敕封的十二位仙君分別是:

諸君第一:滄海殿護法大將軍、白川域域主白羽仙君荀白羽,賜旌節、斧鉞、權劍、仙品上階仙君服、仙君金印,開府,可設三軍,自行征伐、招討不臣。

文臣第一:滄海殿文華閣大學士文華仙君笑蒼生,賜旌節、斧鉞、權劍、仙品上階仙君服、仙君金印,開府,下設六部,自決政務。

武將第一:滄海殿五軍大都督、蒼龍域域主龍武仙君薛破軍,賜旌節、斧鉞、權劍、仙品上階仙君服、仙君金印,開府,自行征伐、招討不臣。

諸仙君:

滄海殿上柱國、中軍護軍大將軍、瀛洲域總管上純仙君南阿明渡,賜旌節、權劍、仙品上階仙君服、仙君金印,開府,征討本域不臣。

滄海殿上柱國、參讚軍政、孟章域域主靈虛仙君吳靈虛,賜旌節、權劍、仙品上階仙君服、仙君金印,開府,設一軍,征討本域不臣。

滄海殿近衛大將軍、帝都總鎮、鎮海台檢閱中禦仙君令狐節閔,賜旌節、權劍、仙品上階仙君服、仙君金印,開府,自決帝都軍政。

滄海殿上柱國、東陵域域主齊武仙君薑麟,賜旌節、權劍、仙品上階仙君服、仙君金印,開府,征討本域不臣。

滄海殿上柱國、千水域域主丹水仙君上宮飛燕,賜旌節、權劍、仙品上階仙君服、仙君金印,開府,征討本域不臣。

滄海殿上柱國、東海域域主流雲仙君王澹,賜旌節、權劍、仙品上階仙君服、仙君金印,開府,征討本域不臣。

滄海殿上柱國、三江域域主永寧仙君陸琛,賜旌節、權劍、仙品上階仙君服、仙君金印,開府,征討本域不臣。

滄海殿上柱國、青川域域主神劍仙君荊無雙,賜旌節、權劍、仙品上階仙君服、仙君金印,開府,征討本域不臣。

滄海殿上柱國、山海域域主崇山仙君鄭軾,賜旌節、權劍、仙品上階仙君服、仙君金印,開府,征討本域不臣。

許多事情,並非一蹴而就,薛破軍的布局,也已經持續數百年,而今一朝發動,必然地動山搖,天翻地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