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產品很飽滿,品牌很骨感(3)(1 / 2)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一個什麼樣的道理?那就是如何善加利用消費者的推薦力量,讓消費者的推薦力量形成爆炸性的反應,而且最好能夠持續一個21天的周期。實驗中第一種人的推薦力基本上為零,並不能形成圈子裏麵的領袖意見;第二種人太粗暴,雖然推廣出去了,但是不一定是品牌的良性口碑;第三種人是我們推崇的,能夠實現消費者的推薦價值,讓消費者更有動力去推薦,這就是雅芳、安利的模式,把消費者變成銷售者。

在這一點上,淘江湖的推廣就利用過類似的模式,邀請6個好友,換一個抽獎名額,最終可以集齊18種淘江湖玩偶。企業的目的就是要給消費者建立一個推薦的理由,比如某食品就是好吃,怎麼個好吃法?要通過營銷渠道、營銷內容去告訴消費者這個食品確實好吃,吃完後舌尖有一種麻麻酥酥的感覺,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吃一包可以集一張卡片,集齊7張拚成哪一座城市的地圖就能免費獲得去這座城市旅行的機會。同樣,這樣的活動設置線上兌換區域,可以讓消費者交流發生兌換行為,從而加深品牌的印象。不怕他們真的中獎,就怕他們不中獎,中獎才是最給力的宣傳。

21天能做什麼?那就是把消費者變成銷售者,這才是銷售的境界。

一個人的動作或想法,如果重複21天就會變成一個習慣。這一點如果被應用到消費者的推介上,該是一種多麼可怕的銷售!把消費者變成你的銷售員,這是一個多麼強勢的品牌推介!

刺激市場促銷與長線培育市場的區別

情人節的鮮花賣給誰最劃算

情人節去養老院賣鮮花好不好?百分百的答案是:去死。這種沒常識的話你也能說出來?雖然這種想法是被否決的,但是如果我們出於另一種目的的話:事件營銷,那麼結論則有所不同。在養老院我們說不定會收獲各種各樣的愛情,還有愛情的真諦。養老院的老人可能並沒有對鮮花消費的意願,但是根據等價交換的模式,我們可以用鮮花去換老人一個故事,這就衍生了話題。

消費者對於一個品牌的影響力,遠遠不隻局限於他的實際金錢購買力,同樣在某些特殊的場景假設裏也是能夠推動產品銷售的。而現在的社會裏,人是現實的,我們推介產品的時候也是現實的,就是要精準到合適購買力的人群,而這樣恰恰就喪失了一次絕佳的營銷機會。

曾經有一則這樣的新聞,說是一女孩去上大學,因母親買不起蘋果三件套而發生了一起爭端,她覺得母親買不起三件套會讓其在大學裏丟臉,這樣的新聞實際上體現了民眾的教育素質,但是對品牌的高端印象卻產生了很大的提升。所以當我們在尋求品牌的購買力範圍受眾的時候,卻發現我們忽視了另一個群體,那就是暫時性購買不起的受眾,而正是這一部分受眾的朝思暮想促進了品牌的N次方傳播。

好的產品是需要這樣兩部分人養著的,一部分具有購買力的人產生銷售額,保證品牌的正常運作,第二部分人就是低於產品購買力的人,這一部分人創造了話題和傳播。兩者相輔相成保證了一個品牌的曝光率與合理的推薦係數。

當我們明白了一個品牌需要麵對的兩部分受眾以後,就需要規劃廣告的內容了。是培育市場還是銷售產品,這是一個簡單卻難定位的問題。中國的民企多數的思維不是定位長遠的將來,而是現實的現在,賺快錢的大有人在,這也是為什麼國內越來越少有百年企業的存在。無論是哪一個國家,這種民企的路越來越步入“三步走”,第一代創業,用創新和膽識急速籠絡市場,成就一番偉業,第二代基本上就是繼承,第三代基本上就衰落了。有時候“富不過三代”是窮人的阿Q精神,不過有時候也正是映照了這個結果。一個企業的長遠品牌利益永遠是建立在把自己放在一線市場上拚搏,而不是放在三線市場上當佛供起來。

兩種策略兩種打法,取決於一個品牌的短期與長遠利益的互相博弈。隻是現在越來越少的企業有教育市場的決心,畢竟教育市場是一個長期的事情,而且是一種短期投入產出比很差的營銷策略,這種策略有點像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模式,所以沒有企業願意做這種燒了香,佛卻在下一個輪回顯靈的傻事。

精準購買力受眾的廣告策略基本上以滿足用戶當前需求為基準,比如夏天就出現的風扇廣告,這就是當前用戶最需要的時節,你不買就熱著,這是很急切的需求,過了這個季節需求就會瞬間下降。第二種廣告形式就是冬天打風扇的廣告,這是反季反創意的打法,是一種市場教育的過程,這個季節的廣告目的就是教育用戶,我們的這個風扇就是牛,多少多少轉行業第一無雜音,風速穩定吹著最舒服。這種廣告配合當前的季節,讓人印象很深刻。這就是兩種策略的兩種實現方式,第一種基本上廣告和銷售額有正比趨向,第二種廣告是一種品牌教育過程,未必會瞬間帶動銷售,是舍得孩子套狼的典型投入式做法,這種做法有長遠的品牌利益,但是短期利益基本上難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