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以四開頭的成語接龍 (2)(1 / 3)

霍光一家驕橫奢侈、不可一世,茂淩人徐福曾經指出:“霍氏必亡,凡奢侈無度,必然傲慢不遜;傲慢不遜,必然冒犯主上,冒犯主上就是大逆不道。身居高位的人,必然會受到別人的嫉恨,霍氏一家長期把持朝政,遭到很多人的嫉恨;眾人嫉恨,又做出大逆不道之事,怎麼可能不滅亡呢?”

徐福對霍氏的提醒和警告,說得再清楚不過了,身居高位者,權勢這樣大,又好攬權弄權,就必然排斥異己,一切活動都是為了自己的權力,這樣就會深受同僚及下屬的嫉恨,何況又獨攬朝政,傲慢侮上?所以霍氏必亡。後來,霍光病故,漢宣帝才親自執政,這時霍家的人不甘心交出大權,霍光的妻子和兒子們密謀策劃,妄圖廢掉皇帝,重溫朝政完全由霍家執掌的美夢。結果陰謀敗露,終至霍氏全族被殺。

畫蛇添足

有一家人家祭過了祖先,賞給仆人們一壺酒。仆人們看壺裏的酒實在太少,要是每個人嚐這麼一小口,那多沒意思呢,還不如讓一個人喝,讓他喝個痛快。可是到底讓誰喝呢?

有人想了個辦法,對大家說:“我看這麼辦吧,咱們來比賽畫蛇。誰先畫好,壺裏的酒就讓給誰喝。”大家都同意這麼辦,就在地上畫起蛇來。

有一個人先畫好了,他看到別人還低著腦袋在畫,就說:“你們還沒畫好呀,看吧,我還來得及給蛇添上四隻腳哩!”他左手拿起酒壺,右手又在地上畫起來。他還沒把四隻腳畫齊,有個人也把蛇畫好了,就搶過他手裏的酒壺,幾口把酒喝幹了,對他說:“蛇本來沒有腳,你幹嗎要給他添四隻腳呢?”

“畫蛇添足”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這個成語有兩個意思。一個意思跟“弄巧成拙”一個樣;想賣弄一下本領,反而把事情搞壞了。故事中的那個人就是這樣,他已經把蛇畫好了,為了添四隻腳,反而沒喝到酒。

另一個意思跟“無中生有”相仿,蛇本來沒有腳,硬要給他添上四隻腳,這不是多餘的嗎?因此還有人用“蛇足”來比喻沒有必要的多餘的事情。

約法三章

秦朝末年,人民苦於沉重的捐稅、繁重的徭役和嚴酷的刑罰,紛紛揭竿而起。公元前206年10月,劉邦率領大軍攻入關中,到達離秦朝皇都鹹陽隻有幾十裏的灞上。僅當了四十六天秦王的子嬰,向劉邦投降。劉邦接受大將樊噲和張良的建議,下令封閉王宮,並留下少數士兵保護王宮和藏有大量財寶的庫房,隨即還軍灞上。

為了取得民心,劉邦把關中各縣父老、豪傑召集起來,鄭重地向他們宣布道:“百姓苦於秦朝的嚴刑苛法已經很久了,應該全部廢除。現在,我與父老鄉親們約法三章:一是殺人的判處死刑,二是傷人的治罪,三是搶劫的受罰。我到這裏來,是為了替父老鄉親們除害,不是來侵害你們的,請大家放心。”父老鄉親們都表示擁護約法三章。

接著,劉邦又派人到各縣各鄉,將約法三章通告於百姓。百姓得知後都非常高興,紛紛帶著牛、羊、酒、食前來犒勞劉邦的軍隊。劉邦一再謙讓不肯接受,說:“我們的軍糧並不缺乏,不想再麻煩百姓了。”百姓們更加高興,唯恐劉邦不做王。由於堅決執行約法三章,劉邦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擁護和支持,最後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漢王朝。

成語“約法三章”即指規定出幾條共同遵守的條款。約,協商,議定;章,指條目。

巧取豪奪

宋朝大書法家,大畫家米芾的兒子米友仁(字元暉),家學淵源,也和他父親一樣,既寫得一手好字,又長於作畫,尤其非常喜愛古人的作品。

有一次,他在別人的船上,看見王羲之真筆字帖,歡喜的不得了,立即要拿一幅好畫交換,主人不同意,他急得大叫,攀著船舷竟就往水裏跳,幸虧別人很快把他抱住,才不致落水。他擅長模仿古人的畫。他在漣水的時候,曾經向別人借回一幅“鬆牛圖”描摹。後來他竟然把真本留下,將摹本還給人,這人當時沒有覺察出來,直至過了好多日才來討還真本。米友仁問他怎麼看得出來,那人回答說:“真本中牛的眼睛裏麵,有牧童的影子,而你還我的這一幅畫裏卻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