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實話實說2(1 / 3)

上次姨婆請客,菜上了一桌,我立即發現“敵情”……超大,有的畸形,是使用了激素;牛肉紅得異常,一定加了不少的化學色素哩。我見了,大叫不能吃,並把它們倒進了垃圾桶,哪管姨婆在一旁直咂嘴!

城市中的人們生活在鋼筋水泥之中,我們家在農村,比他們的環境可好多啦。房子周圍都是自家的麥田,後麵還有一條波光粼粼的小河。去年,我們家裝修房子,家裏很少用油漆的家具材料,而且我們隔了差不多半年才搬進去,並每天開窗通氣,散發異味,使室內空氣新鮮。爸爸還在家門前立了一座假山,種上了許多花草樹木,雖然沒有名花異草,隻要是綠色的,一家人就會心滿意足。

你們瞧,我的家充滿了綠色。我希望每個家庭都充滿綠色,更希望全人類唯一的家園,地球也是綠的,永遠充滿綠色。

分類作文一點通:小作者描述了自己的家庭生活,從吃、穿、用等方麵進行描述,主要是以綠色為主色調。這個綠並不是指“綠顏色”,更多是指健康的“綠”,環保的“綠”。文章條理清楚,內容豐富,向讀者展現了一個健康、快樂的家庭。

誠信,開啟心靈的鑰匙。

江蘇王心怡。

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心靈與心靈之間的對話是信任的最高境界,是真情付出的回報。你若要得到它,就得擁有每個人心中最美好的東西,誠信。

真好!爸爸撿來一對受傷的嬌鳳鳥,我把它們養在一個籠子裏,從此嬌鳳鳥就以籠子為家了。每天,我給它們換藥,它們總是溫順地縮在我的手心裏,用恐懼、探尋的目光凝視著我。從它們的目光中,我看到了絕望、悲哀和對自由的渴望。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目光呢?我不停地思索著。也許環境的破壞使它們失去了美好的家園,也許人類的捕殺使它們受到了傷害。那麼,怎樣開啟鳥兒的心靈,讓他們重拾快樂呢?對!耐心地喂養它們,悉心地嗬護它們,讓它們盡快恢複健康,重新回到大自然的懷抱。

我把它們愛吃的米、菜籽放到籠子前,每次給它們加一點。一開始,對我放在裏麵的東西,它們看了看,礙於我在旁邊,總是一丁點兒也不敢吃。漸漸地,它們膽子開始大了些,我在旁邊時,它們也狼吞虎咽了。看到這樣的進步,我心裏像吃了蜜糖一樣甜,因為我覺得它們與我的距離開始拉近了。

有一天,我把米倒入食盆中,放在它們麵前。一開始,它們隻是盯著食盆看,看了一遍又一遍。過了一會兒,藍色的鳥向前跨了三步。我提醒自己不能動,小心翼翼地看著它們的一舉一動。

又過了一會兒,藍色的鳥快步走到食盆前,看看我,又看看食盆,好像在說:“我可以吃嗎?”我用溫和的眼神回答:“可以吃。”於是它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綠鳥看見了,一個箭步衝上來,和藍鳥搶著吃。看著它們可愛的樣子,我忍不住笑了。

幾天後,鳥兒們終於恢複了健康,能自由自在地活動了。該把它們送回大自然啦!我把籠門打開,鳥兒們又飛上了藍天。它們在藍天久久地盤旋著,遲遲不肯離去,它們的聲聲啼叫,表達了對我的感激與留戀。

人與動物之間也要有誠信,因為誠信是培養友情的土壤,如果人與動物之間失去了誠信,那麼人類和動物的友情就將結束。讓我們一起去珍惜誠信吧!這是所有金錢都無法代替的東西呀!因為,它是開啟美好心靈的金鑰匙。

分類作文一點通:小作者通過親身經曆:養一對受傷的嬌鳳鳥,揭示出“人與動物之間要保存誠信”這一真諦。在文中小作者對兩隻鳥進行了細致的描寫,從鳥的外形、動作到眼神,都表達出小作者對鳥兒的喜愛以及鳥兒對小作者的信任。文章語句流暢、自然,感情真摯。

心頭的疙瘩。

安徽史林。

昨天,我和媽媽一起上街去買東西。媽媽和我一人各拿一袋豆漿喝。這時,媽媽喝完了半袋,剩下的就隨手一扔,扔到了一條臭水溝裏。我心頭一緊,把手中的空袋子握得更緊了。媽媽催我:“喝完了,還不快把袋子扔了?”我並沒有馬上執行任務,而是路過一個垃圾桶時,才把袋子扔了進去,同時心裏卻慢慢地長出了疙瘩……

回家時,雖然我們滿載而歸,而且買的幾乎都是我想要的,但心中的疙瘩怎麼也去不掉:因為我想到像我媽媽一樣的大人有很多,他們常常教育子女要保護環境,可也常常能看到大人把垃圾、紙屑、包裝袋等隨便扔。為什麼?難道你們大人可以說到而不用做到嗎?那些如我媽媽一樣隨手扔垃圾的大人們,醒悟過來吧,隻有言傳身教才有說服力,隻有人人用實際行動保護環境,我們的家園才可能幹淨整潔,山清水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