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視讀感悟(1)(1 / 2)

寫讀(觀)後感。

方法點擊。

理解電影、文章的主要內容,理清電影、文章的層次結構,體會電影、文章的思想感情,弄清作者的寫作動機。

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一點去談感想,或聯係社會實際,或聯係自己的行為實際,可以展開議論,也可以適當地進行敘述和抒情,寫出自己真實的內心感受。

作文精選。

觀小品《公交車上的故事》後感,像泥土一樣的農民工。

佚名。

2008年的春晚散發出別樣的氣息,包含著別樣的韻味,隱藏著別樣的精彩。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屬小品《公交車上的故事》。

在北京巴士上,一位北京人因為多投了錢,準備從別的乘客身上扣,但售票員不準,於是他決定請客。一開始,他拉上一位老人,但老人是去接孫子,並不打算坐巴士,於是他把一元錢給了那位老人乘車回原來的地方。後來,他拉上來五位農民工,但售票員說還差一元錢,可這個北京人身上沒有現錢,隻有工資卡。他就問農民工:“兄弟,你有錢嗎?”農民工捂著口袋,說:“沒有。”

“沒錢上車幹嗎?”

“我沒打算上車,我準備沿著車站走去。”

“那你口袋裏是什麼?”

“這是我們兄弟的媳婦的救命錢,她難產大出血,好不容易才湊這麼點,我正準備去獻血呢。”

北京人說他的妻子曾在暴風雪的夜晚也難產大出血,去醫院的路上遇上堵車,幸虧農民工兄弟們幫著把她背到了醫院,還獻了血。他非常感謝他們。最後,他把工資卡送給了那位農民工。

這個小品詼諧而幽默,不乏藝術性,親自看過的,想必更有體會。中國有一億多農民工,他們分布在全國各地,為著城市建設做出自己的努力。工地上,到處都是他們忙碌的身影;工廠裏,也有著他們勞累的氣息,但是他們沒有放棄。泥土,樸實無華,默默奉獻,孕育著全世界人民,難道農民工就不是嗎?

在這次暴風雪中,電網工人放棄了回家,去前線抗雪災,救傷員。幾位電纜工人在除冰中,被電擊中,搶救無效死亡。本來好日子就要來了,他們卻……

和泥土一樣的農民工,具有著不一般的精神:樸實無華,默默奉獻,吃苦耐勞。

分類作文一點通:這篇文章的副標題起得就非常好,泥土,一下子就讓人聯想到了農民工樸實浮厚的形象。作者在觀看幽默詼諧的小品以後,還能有如此感悟,確實是個有心之人。文尾作者精辟地總結了泥土一樣的農民工的精神,使文章首尾呼應,結構完整,而且主題鮮明。

本文另一大亮點就是對小品片段的描述。以往觀後感的寫作中同學們難免都犯同一個錯誤,大量文字用在了劇情的複述上,實在沒有必要。本文作者幹練地隻用幾段對話就把劇情交代清楚了,很值得我們借鑒。

讀《藍貓淘氣3000問》有感。

福建萬哲昕。

這個假期,媽媽給我買來了《藍貓淘氣3000問》的書。我一看是動畫片,高興極了。媽媽對我說:“這一本書能讓你了解宇宙世界奧秘及地球、海洋世界和人文曆史等科學知識。”我卻不以為然。剛開始看,隻是覺得有趣。可慢慢的,從故事的情節中,我了解到許多課本裏學不到的知識。

從《地球的水能用得完嗎》這集中我知道了地球上的淡水資源隻占水圈總體的2,57%,而這淡水中的75%是以冰雪的形式分布在人跡稀少的南北極,所以人類可用的淡水是極少的、有限的。且水資源分布極不平衡,又存在水質汙染問題,加上世界人口的增長,工農業迅速發展,使大量的淡水資源受到更大的汙染,使淡水資源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看到這兒我不禁想起自己平時洗手、洗臉總是把水開得大大的,讓潔淨的水白花花地流走。有時看到公共場所水龍頭的開關沒有擰緊,水一滴一滴往下流,我也從沒有想到主動擰緊它。喝不完的水我也隨手丟掉。讀了《地球的水能用得完嗎》,我認識到水的用處可大了:沒有水人就不能生活;花草樹木就不能生長;發電、灌溉、養魚蝦、紡織、造紙業都離不開水,需要用水的地方可多了。就拿我們廈門來說,前段時間一直沒有下雨,水庫裏的水都快幹涸了。因為沒有水,水力發電廠發電量減少,造成電力供應緊張。有時晚上做作業,寫到一半突然停電了,隻能點蠟燭繼續寫,這樣一來會損害我們的眼睛。有一回媽媽做飯做到一半,停電了,我們隻能吃夾生飯。缺水給我們的生活造成很多不方便。如果我們再不節約用水,到2100年,地球上的河水將被耗盡;到2230年,人類將耗盡地球上所有的淡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