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初的智慧嫩苗都是從故事中萌芽的,從“狼來了”中我們知道了撒謊的害處,從“孔融讓梨”裏我們感受到了友愛的光輝,而聽了一遍又一遍的“龜兔賽跑”更是讓我們從驕傲懈怠的兔子與努力不懈的烏龜這兩個角色所鋪陳的故事中,學到了堅持到底終將獲得勝利……

公式或定理往往讓人覺得晦澀難懂,但倘若配上合適的故事,就讓人容易理解了。好故事也是一樣,往往一些看似玄妙深奧的大道理,以故事的形式講出來,就會變得通俗易懂。故事,更容易闡釋道理,也更容易跟人溝通。

古往今來,許多成功的領導者都深知講故事的妙處,偉大領袖毛主席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毛主席有很多優秀獨到的革命與治國理念,為了使這些理念能很好地傳播出去,統一思想、引導方向,他總是善於挖掘、提煉和傳播故事。當其所領導的中國***將要奪取全國政權的時候,他向全黨講了“愚公移山”的故事;當奪取全國政權進入決戰階段的時候,他講了“西楚霸王項羽”的故事,教育全黨要“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還有我們熟知的白求恩醫生從加拿大來到中國幫助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故事,一個外國人都能夠不遠萬裏冒著生命危險來到中國幫助中國人民抗日,更何況中國的***員和士兵呢?這就向我們生動地傳達了“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理念。很顯然,這樣鮮活的事例比起枯燥的理論來,更具有說服力和傳播效果。善於傳播故事,傳播理念,這就是毛主席的領導魅力之一。

再來看我們的企業,任正非、柳傳誌、張瑞敏、馬雲、史玉柱、王石等成功者,都是講故事的高手。企業中的“故事大王”非張瑞敏莫屬,他為了讓員工有清醒的質量意識,在創業初期砸了76台質量存在缺陷的冰箱,一個“砸冰箱”的故事,使“質量第一”的理念成為海爾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了解海爾,很多人是通過“洗土豆的洗衣機”、“麥克冰箱”、“海爾模式激活休克魚”等故事得來的。

張瑞敏曾經說過:“我常想《聖經》為什麼在西方各國深入人心?靠的就是講故事。”講故事,可以用最通俗、最淺顯的方式,表達深刻的道理。故事有角色、有情節、有人情味,是老板描述未來、解釋環境快速變化的好工具,也是分享個人觀點、傳達個人經驗的有效工具,而且故事的影響力要遠遠超過其他的表達方式。現在被廣泛接受的管理大道,有很多都是從過往經曆中挖掘整理出來的,也就是說,故事在企業發展、企業管理的過程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惠普公司總裁普萊特曾經說過:“我非常讚同講故事的重要性,惠普公司的很多培訓都是講故事,把文化理念活生生講給員工聽。”哈佛大學的曆史學家路易斯指出,故事不僅是老板的工具,也是企業文化的組成部分。在企業中,故事不僅是老板分享、傳達觀點的方式,同時也是企業員工凝聚情感、創建企業文化的重要工具。企業組織成員從流傳的故事中學到企業文化,成員也因為彼此分享共同的故事而使得感情更加凝聚。

鑒於此,本書搜集、選取了老板最應該講給員工的365個故事,旨在啟迪員工心智、增強企業戰鬥力,讓員工和企業實現雙贏發展。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反複琢磨故事中的道理,仔細思考:你能從中學到什麼?你是不是也可以這樣做,或者能否避免同樣的錯誤?最後,真誠地希望你能夠從中受到啟發,感悟故事中的道理,領略故事中的魅力,並將其運用於你的工作和生活中,在完善自身心智的同時,和企業一起揚帆遠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