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係P2P平台適合的人群一般是那些追求高收益、對資金流動性要求較高的投資者。對於投資者來說,P2P網貸是否安全、網貸投資的收益高低是兩個最需要關心的問題。因此,當投資者在P2P平台投資時,既要看平台的背景和收益率,也要看平台的資金流動性、風控能力以及管理能力等;不僅要全方麵考察,還要結合自身角度,從自身的資金情況、風險承受能力等方麵考慮,以科學的方法選擇可靠的P2P平台。
3.眾籌:最新興的籌資方式
眾籌是一種新興的籌資方式,主要是以“團購+預購”的模式向廣大人民群眾籌集項目資金。2009年,眾籌的概念起源於美國網站kickstarter。眾籌就是大眾籌資或者群眾籌資,在我國香港地區稱為“群眾集資”,在我國台灣地區稱為“群眾募資”。一般來說,人們會利用互聯網的特性,展示小企業、藝術家或個人的創意,盡量爭取人們的關注和支持,從而通過眾籌的方式獲得項目的啟動資金。
作為一種新興的籌資方式,相比於傳統的融資方式,眾籌更加開放。對人們來說,項目的商業價值不再是評判一個項目能否融得資金的唯一標準。換言之,隻要網友喜歡融資者的項目並願意出資相助,融資者就可以通過眾籌的方式來獲得項目的啟動資金。這樣一來,眾籌能夠為更多的小企業以及個人創意項目提供一個無限可能的平台,也為他們實現創業夢想、提升自我價值開創了一種良好的渠道。
眾籌的結構並不複雜,主要是以發起人、支持者和平台三方麵構成。發起人指的是有創意、有項目但缺乏啟動資金的一類人;支持者指的是對融資者的創業故事感興趣、對創業者的創新項目很喜愛或者對融資者所承諾的回報較滿意的出資者;平台指的是一種互聯網終端,可以為發起人與支持者提供連接與交流。
總體來說,眾籌有四個特征:一是門檻比較低。隻要你有創造力和想好的項目,可以不受身份地位、年齡性別、職業角色等的限製發起眾籌。二是多樣性。在方向上,眾籌具有多樣性的特征。在我國的眾籌網站上,無論是設計、科技、音樂項目,還是影視、食品、漫畫項目,抑或是出版、遊戲、攝影等項目都可以作為眾籌的主要目標。三是依靠大眾力量。對眾籌來說,人多意味著籌集到的資金也多,所起到的作用也隨之變大,通常情況下,支持者都是普通的草根民眾,很少涉及公司、企業或者風險投資人等。四是注重創意,發起人在眾籌平台上所展示的創意必須以具體的形式呈現出來,不能隻是一紙空談、一個概念或一個點子。
眾籌和其他融資方式一樣,都需要遵循一定的規則。
首先,我們要來分析如何募集資金才算成功。判定募集資金成功需要從兩個方麵出發:第一是預設時間。隻有在規定的時間內募集到合適的資金才算募集資金成功。第二是目標資金。以規定的時間為前提,募集到目標資金或是超過目標資金才能算成功。
其次,如果發起人能在預定的時間內眾籌到目標資金或是超過目標資金,則集資成功,發起人可獲得項目的啟動資金。而當籌資項目完成後,支持者應該得到發起人預先承諾的回報,這種回報可以是實物回報,也可以是服務回報。假如未在預設的時間內完成募集,或是在預設時間內未能籌到目標資金,即籌資失敗,則發起人要將已獲資金全部退還給支持者。
最後,眾籌和捐款有著本質的不同。一般來說,對發起人所獲得的所有支持都要予以相應的回報。否則,眾籌就可能失去本來的麵目,變成非法集資。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電子商務規模的迅速擴大,眾籌被越來越多的人所了解。一些聰明的創業者懂得把握這種籌集資金的機會,積極發動眾籌來為自己的項目籌集啟動資金。目前為止,眾籌已經為千千萬萬的創意項目融得資金,成就了一批又一批有理想的年輕人。眾籌也有自己的發展史。
最初,眾籌的發起者總是那些艱苦奮鬥的藝術家們,他們為了自己的創作不得不以眾籌的方式來籌集資金。現在,眾籌的發起者已經演變成初創企業或者個人。在眾籌網站上,這類企業或個人可以隨時為自己的項目向完全不認識的陌生人籌集資金。這種融資方式消除了傳統融資和機構融資的許多障礙,為小型企業和創業個人帶來了新的希望。
自2009年成立以來,眾籌在國外已經發展了三年有餘。概括地說,眾籌經曆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個人創新項目融資。這類眾籌成本較低,通過個人籌款便可完成。由於項目比較新奇,最初更容易獲得人們的支持。第二階段是高技術產品的融資。這類眾籌項目的技術含量較高,比較受到相關專業人士的青睞,並且在融資後的回報也相當豐厚。第三階段是需要小公司、研發機構等合作的產品。這類眾籌的項目規模較大,無論是在團隊的專業度上還是在整體的製作能力上都較為突出,因此所籌到的資金一般也較多。
通常,眾籌平台可分為四類,分別為債權眾籌、股權眾籌、回報眾籌以及捐贈眾籌。
(1)債權眾籌
投資者以獲得一定比例債權的方式,對項目或企業進行投資,從而獲得利潤收益並收回本金,如金蜂財富網、人人貸、拍拍貸等P2P都屬於債權眾籌平台。
(2)股權眾籌
投資者以獲得一定比例股權的方式,對項目或企業進行投資,並長期回收股權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