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節 動物咬傷(1 / 1)

br第三十六節br

動物咬傷

貓、狗、鼠咬傷部位以下肢、上肢、頭麵部、頸部多見。

傷口容易感染,如破傷風杆菌、氣性壞疽等。

局部症狀包括水腫、皮下出血、血腫、局部疼痛。部分病例在8~24h後出現傷口感染表現,如傷口疼痛劇烈,周圍漸次出現紅腫、膿性分泌物,分泌物異常氣味。從咬傷部位向外擴散紅絲,咬傷部位上方淋巴結腫大。

全身症狀如傷口感染,可出現淋巴管炎、頭痛、頭暈、發熱等症狀,甚至出現膿毒症、化膿性關節炎、骨髓炎、腦膿腫等並發症。

人被狗咬傷易感染狂犬病毒。人發病時主要表現為興奮、恐水、咽肌痙攣、呼吸困難、進行性癱瘓,直到死亡。潛伏期為20~90d.一旦發病目前尚無有效藥物治療,病死率極高。

傷口處理包括如傷口流血,隻要流血不是過多,不要急於止血。流出的血液可將傷口殘留的狂犬唾液帶走,可起到一定的消毒作用。

對流血不多的傷口,要從近心端向傷口處擠壓出血,以利排毒。必須在傷後2h內,盡早對傷口進行徹底清洗,以減少狂犬病毒感染機會。

用幹淨刷子,可以是牙刷或紗布,用濃肥皂水反複刷洗傷口,尤其是傷口深部,並及時用清水衝洗,疼痛也要清洗,認真刷洗至少需要30min。

衝洗後用70%乙醇(酒精)或50°~70°的白酒塗搽傷口數次。

盡快到醫院請醫生診治,口服抗生素。

狂犬病疫苗接種程序:一般咬傷者於0(注射當天)、3、7、14、28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個劑量(兒童用量相同)。

老鼠咬傷處理包括立即用嘴吮吸2~3次;用流動水和肥皂水衝洗傷口,把傷口內的汙血擠出,再用過氧化氫溶液進行消毒;取鮮薄荷葉洗淨,搗爛取汁,塗患處、可止痛、止癢、消腫。

貓咬傷後應在傷口上方紮止血帶,然後再做清創處理。先用清水、鹽開水或1∶2000高錳酸鉀溶液衝洗傷口,然後再用碘酒或5%苯酚局部燒灼傷口,其他部位的傷口處理同四肢;在狂犬病流行區,貓咬傷的處理應參照狗咬傷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