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來說,在一年產量隻有270萬噸的前提下,想要在十天之內湊齊300萬噸電解鎳,確實不太現實。
但是,問題是之前楊辰放出空單做套期保值的時候,自己的倉庫裏麵就存了200萬噸。
這些天潘慶國又動用華青集團的人脈資源,在全球範圍內以高於市場價50%的價格,也就是1.5萬米金\/噸的價格繼續收購。
很多礦區和生產商因為擔心價格繼續下跌,也都願意接受1.5萬米金\/噸的價格。
所以,楊辰需求的100萬噸已經全部簽約了,就等著各個供應商把貨交到華青集團的倉庫裏,楊辰就可以正式宣布以實物交割了。
隻是,這幫人不了解這些,他們覺得楊辰肯定湊不齊300萬噸電解鎳,擺明了肯定會違約。
一旦楊辰違約,錢搞不到,技術沒了,設備沒了,還得賠償違約金。
所以,他們鐵了心要讓楊辰同意嘉能可等方麵提出來的和解方案。
當天下午,楊辰名下的所有公司都接到了當地稅務部門的同誌,需要對他們的賬目進行查驗。
稍晚一些,消防部門也對他名下的所有公司進行了消防檢查。
各大銀行也在催促楊辰立刻償還一部分已經到期,或者即將到期的貸款。
楊辰名下所有公司需要送審的資料,統統被打回來不予通過。
短短一天時間,楊辰瞬間接連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自從他出道以來,一直順風順水,做什麼事都能按照自己的心願做。
現在他才體驗到“不聽話”有多難,真的是瞬間從天上掉下來。
楊辰也算是明白係統為什麼破天荒叮囑他一定要頂住壓力,這壓力真的不是一般的大。
如果換算成損失,現在楊辰名下企業加起來一天要損失好幾十個億。
當然了,這些業務隻是延後,過後還是可以做回來。
隻是感覺上讓人很不舒服,甚至想罵人。
兩天後,王市長給楊辰打來了電話。
聽他的意思是問楊辰現在是什麼想法,考慮好該怎麼選擇沒有。
楊辰嗬嗬一笑,回道:“我之前不是給過答案嗎?我給出的就是我的最終答案,不會再更改。”
王市長哈哈大笑,道:“我就跟他們說了,這一招對你沒有用,隻會讓你更加不配合。可惜,他們偏偏不相信,非得選擇這樣的方式。那我問你一個問題,你哪兒弄300萬噸電解鎳交割?我叫人查了海關那邊的數據,你之前差不多進口了200萬噸電解鎳,這樣的話你還差100萬噸。現在這個行情,你想在十天之內,現在還剩五天時間,湊齊100萬噸電解鎳,怕是不太可能吧?如果你注定會違約,那又何必繼續堅持呢?”
楊辰:“這些不需要操心,我自己的選擇,不管結果如何,我都能承擔後果。不要說什麼我賠償違約金屬於國有資產流失,那是我掙的錢,跟任何人沒有關係。有的人把老婆孩子送到國外,自己在國內撈錢,怎麼不說國有資產流失?
“哈哈……你這……我無話可說。行吧,我知道你的意思了,那就祝你成功吧。老朋友一場,我的態度是如果不能保證一定湊齊300萬噸電解鎳,不如選擇和解。你參考一下。掛了。”王市長無奈地說道是,隨後便掛了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