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近海帶著楊辰溜達了一圈,順便給他做簡單的解讀。
按照大家的理解,楊辰是一個做生意的老板,肯定對科研上的東西不是很了解。
更何況這還是可控核聚變這種高端科研項目,楊辰就更不可能了解了。
所以,周近海也就順口帶一句,多多少少有些敷衍的意思。
但是楊辰過來視察可不是為了敷衍,他是要找機會給科研人員透漏一些關於冷核反應的關鍵理論知識。
楊辰笑著問道:“大家覺得冷核反應的研究會有效果嗎?”
科研人員們不知道楊辰的脾氣和用意,沒人敢回答。
周近海笑著說道:“大家不用拘謹,有什麼想法都可以說出來。老板是來給大家解決問題的,沒有其他想法,大家不要有心理上的壓力。”
聽周近海這麼一說,大家都放開了,有什麼就說什麼。
“實話實說,熱核反應有理論支撐,也有實踐基礎,確實比較容易上手。冷核反應之前已經證實過都是謊言,我們現在卻要沿著謊言研究,確實有點不太明智。”
“我們壓力很大呀,每天的研究都沒有進展,還很打擊我們的自信心。”
“沒錯,太打擊自信心了主要是,感覺每天拿著老板的錢在混日子,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有成績,心裏麵特別的煎熬。”
……
楊辰聽完科研人員的話,笑著安慰道:“大家不要有這種想法,我是一個很開明的人,我知道搞研究不一定會有結果。可能投資了幾百億,甚至幾千億,最終也沒有什麼有用的科研成果。我決定投資研究之前,已經想到了這些。所以,大家完全不要有心理壓力,該怎麼工作就怎麼工作。我老早就說過了,第一期投資一千億。如果沒有研究出來結果,我們還會有第二期,第三期……直到我們研究出來成果為止。”
“可是老板啊,冷核反應到現在沒有理論支持,這也就意味著我們一直研究到死為止,可能都不會有結果。您就真的一點都不在意嗎?”一名科研人員問道。
楊辰笑著回道:“放心好了,我肯定不會介意。之所以讓大家研究冷核反應,是因為我覺得這個東西研究出來肯定要能商業化,否則也就出來也沒有意義,隻能放在實驗室裏給大家自嗨。熱核反應對材料等方麵要求太高了,這就注定不可能用於商業化。所以,我們要朝著冷核反應研究。在牛頓之前,也沒有人會知道萬有引力。所以,各位不要氣餒,說不定你們就是那個發現冷核反應理論的人呢?好了,大家都回去工作吧。順便我也開開眼界,看看大家平時怎麼做研究。”
科研人員趕緊都回到自己的崗位,繼續他們覺得不可能有結果的研究。
幾名科研人員正在頭腦風暴,提出各自的想法。
這時楊辰走到了旁邊,道:“為什麼不試試讓鎳和氫發生聚變呢?”
科研人員一聽就笑了,表示楊辰說的有悖於物理原理。
楊辰坐下來跟他們詳細講解了自己的看法。
當然了,這個看法是係統獎勵的常溫可控核聚變理論知識,楊辰現在就是要把這些隻是以一種聽上去很可笑的方式說出來。
科研人員覺得可笑沒關係,隻要楊辰說出來,必然會有識貨的人察覺這種理論是有可能實現的,進而就會朝著這個方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