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天使荀爽(1 / 2)

中平六年七月初十二

長安

平坦的田地裏,金色的浪花翻滾起伏,淹沒其中彎著腰杆在辛勤除草的人影。

麥粟正是處於由青轉黃的時間,此時正是入秋的時節,無論是天時,還是上頭的胥吏,都在拿著無形的或是有形的鞭子在抽打著他們,使這些農民們一刻也停歇不得。

田埂邊,有年老的老者坐在田埂上,稍稍休憩著,

婦女簞食壺漿,在田埂旁送來一天的吃食,長安邊,無非也就是些烤過的胡餅,配著一罐茱萸與花椒的調味,一陶罐的冷水僅此而已。

幾個垂髫小童,不論男女,紛紛赤著膀子,絲毫不覺田地被日頭烘烤得滾燙,打著赤腳在地上走來走去,很知事的跟在自己家裏的長輩的身後,撿拾些被打落在地的麥穗。

這就是一家人一天的口糧,自然是能撿多少撿多少。

夕陽西下,餘暉落在這片平原和田地,落在這世道罕見的安寧與祥和之上。

欽使關中,天子使領鎮撫三輔使領侍中的荀爽以及侍禦史劉陽、持天子虎符的越騎校尉高順等一行車馬走上了直往長安的大道。

眼見舊都在望,荀爽心中生起萬千感慨,原以為,就他這把年紀了,恐怕是再也見不著這大漢二百年的舊京了。

沒想到這天道命途難料之際,著實讓人頓覺高深莫測之感,僅僅數月之間,亂象頻生的京城便已經是一片祥和之景,且自己還能在朝廷的欽命之下再度出使長安,實在是當年不可猜測的結果!

劉陽更為誇張,竟然堅持要下車騎馬,他持著天子賜下的五色犛牛毛發製的旌節,莊重的跨上高頭大馬,回長安去,這不僅是秉持一個使臣該有的本分,更是要想向京兆所有人重新昭示,朝廷的威嚴。

隨行的荀爽等人理解這位老人的心思,也不阻止,隻囑咐羽林郎衛領著十餘騎羽林郎走在前麵開路。

路旁的田野中,埋頭割著雜草的老農割得有些累了,放下手中青銅的刀具,直起身子正想舒緩一下無比酸痛的腰,抬身卻立時見到大道上的十數騎人馬,不由愣住了神。

“阿翁,你在看什麼?”

兒子見老父親竟然偷起了懶在發呆,順著父親的目光向大道看去。

“這是朝廷的車駕!”

老農突然大叫道,把身邊的兒子嚇了一跳。

“朝廷?”

兒子又仔細看了會兒,覺得當先幾個騎士在馬上,手舉依仗,看起來威武無比。

心中思量著這應該是某個將軍、或是附近豪強手下的兵馬,此時聽見老父的話頓覺一驚,連忙將目光放在了車馬中的貴人身上,想要看看這些貴人們的模樣,卻被馬車所阻擋,沒能看得清楚車裏的人物。

那老農沒再理會這個不諳事故的兒子,他早已識別出了劉陽手中持著的五色髦節,心裏愈加堅信自己的猜想。

他一把扔掉手中的雜物,撒腿跑到道旁跪下叩首:“草民蘇十,拜見大漢天使!”

劉氏坐守四百年江山,早已成了百姓心裏對國家這份虛無縹緲的精神寄托。如今雖然各地都有征戰,但是活在京兆的百姓們,可沒受到任何的影響,自然是無比的擁護著劉氏的大漢。

除了大明,曆朝曆代,對農民最為重視的朝代就是漢朝,這是大漢十三州天下的百姓們都可以清楚看見的,並不是老劉家自吹自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