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好在《太始武經》的每一個部分都不僅是內功,還有可以使用的功法,一體兩用,就像剛才這兩個純內功都有各自的功用,臨陣對敵也會有出奇製勝的效果,否則的話,孤月真的看都不用看這個體篇了。
戰篇則是更多的講述的作戰的技巧,比如秦孤月之前就知道的,迎敵之時凝神屏息,甚至在作戰的時候捕捉對手的心理,這個秦戰天傳授給秦傲風作戰要訣的片刻也幾乎原封不動地出現在了戰篇的文字之中。
如此一來,秦孤月算是完全相信,秦戰天的《兵戈七絕》借鑒了《太始武經》可不是一點半點!這戰篇之中也包含了一套其他的功法,叫做《百戰狂沙》,應就是秦家後來的基礎武學“百戰拳”的老祖宗,鍛煉之後,作戰時氣息延綿不絕,而且攻勢如同狂沙漫天氣勢驚人,但又如沙粒雨下無孔不入,專打破綻,與力篇的《力斷重山》正好相互補充,秦孤月見獵心喜,立刻將這一篇記憶了下來。
但這些都不重要,最最讓秦孤月頭疼的就是那兵篇。到了兵篇,武者已是銳士的境界,力量已修煉到位,身體素質經過兩套功法的鍛造,也趨於飽和,戰鬥技巧由內心自對敵都得到了全麵的訓練,接下來就是熟悉兵器和對抗兵器了!
這《太始武經》裏修煉的法門竟然是最笨的一個方法:讓學習者去學習熟練運用所有的兵器!既然能夠熟練運用了,那在使用其他兵器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會發現前一種兵器的不足和破綻,自然就會加以彌補。
不過秦孤月不得不承認,這樣雖然笨,但卻的確是最好的辦法。
試想,武者修煉至此,已可以身穿三百斤鎧甲健步如飛,如果再能夠掌握所有兵器以及和這些兵器對抗的技巧,老天爺,這樣的武者在戰場上還是人嗎?刀槍不入的重鎧,足以應對任何兵器的技巧,再加上足以劈斷重山的力量,強橫如太古異獸的體質再加上可以抓住任何破綻致命一擊的戰鬥技巧,這樣的武者隻要本身不要輕敵大意,已可以在萬軍之中出入自如了!
這秦家的《太始武經》太變態了。任何一個秦家傳人,隻要能夠修成這兵篇,毫無疑問,即便是對上武宗高手都會有一種老鼠拖刺蝟,無從下口的感覺,戰場上不懈可擊的戰鬥機器,敵軍聞風喪膽的噩夢存在。
但是,最大的問題就是,時間啊!時間!
秦孤月隻有一個月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