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齋戒三日(1 / 2)

雖然公子予仁是紀乾洲數千年來親收的第五位弟子,不過第九劍真傳非得在三百歲之前突破到第七境不可,就連紀乾洲嫡子都沒有例外。

予仁的修行情況比較微妙,三百年不過一個三境小妖,但是妖族生命悠長,以人族換算他現在也就十五六歲的年紀。若要說這是優勢,可是他修行進展緩慢令人發指,若要說這是劣勢,別人修三百年,他同樣修三百年,而別人長三百歲,他卻就長十來歲,實在不好比較了。

所以依照慣例,第一步他還是被列入第九劍的內門弟子之中,隻是他的師尊依舊是紀乾洲而非內門弟子中的長老,三日之後必然會在宗門內引起軒然大波。

三萬餘內門弟子均生活在千餘座倒懸的天山之上,天山大小不等,山上弟子少則幾個人,多的有近百人。隻有那八十餘真傳弟子能有自己獨立的天山居所,圍繞在七位長老的主峰四周,隻不過比這些內門弟子的天山要小許多。

予仁所在的天山名叫太華峰,位於王屋山的左下側,至於下多少?後來予仁駕仙鶴飛了差不多一刻鍾才到。

畢竟還是紀乾洲的親傳弟子,山上人並不多,算上一個常年不在的內門弟子,僅有四個人。

第九劍宗門境內所有地域,除了各層級弟子之間的修行之地有本質區別,同級之間得到的宗門資源原則上都是公平匹配。當然也不排除這之中發現天賦奇佳的仙苗從而有所傾斜,但這種特殊情況特殊處理。

按照常理,內門弟子所處的天山人越少,自然落在每個人身上的資源也就越多,修行越是有利。

是以,不管是記名弟子還是外門弟子亦或是內門弟子,劃歸的修行之地人越少,那裏的弟子修為越高,晉升的希望越大,這是不爭的事實。

予仁所在的太華峰算上他自己也隻有四個人,不出意外,這幾個怕都是要晉升真傳之列的。突然住進來一個不知名的小家夥,裴長老這種迷之行為讓另外兩人有點疑惑。

住在這裏的三位內門弟子分別是天諭峰座下的白正兵和李燁,不過兩人師從並非天諭峰下同一內門長老,還有一個常年不在山上的青丘峰座下弟子秋荷。

按照尋千淮和蒙田的說法,不出五十年,太華峰的這三位弟子都是要搬到主峰周圍的天山上去的。

突然又搬進來一個新人,大家算不上排外,倒是挺好奇。有公子浮屠的術法遮掩,予仁的修為境界非得像梁沁妤這些大修士才能看得明白,尋常境界的人要有心試探,得到的結果也隻是一片模糊。

不過能被裴攬鴻長老親自領進來,這份殊榮整個內門弟子都沒幾個,其中之一是掌門的嫡子。

太華峰高五百米左右,三位“原住民”分別居住在半山腰的東、南、北側,西側有一片垂直落差數十米的瀑布群,環境雖說怡人,但聲音實在太過嘈雜,一直以來那裏都是一些仙禽的棲居地,便沒人選那個地方。

不過這對予仁來講完全不是問題,從小到大生活在天都嶺,他身邊沒有一個人族,和這些妖獸仙禽一塊兒,反倒更自在些。

“予仁師弟,不知道你師從哪位長老座下?”予仁年紀小,熱心腸的李燁怕他不習慣陌生環境,便熱絡的主動跟他搭話。他相貌看起來也不過二十來歲,實際已經一百五十“高齡”。

白正兵要穩重許多,沉著的神情上看不出任何波動的情緒。

予仁標誌性的撓撓頭,他不是一塊撒謊的好料,人家其他內門弟子的師尊無一不是內門長老,唯獨他是萬人之上的掌門師尊,這話要說出來,不是笑掉人家大牙就是被人家笑掉自己大牙,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被人嫉妒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