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臨淄(1 / 2)

第一百二十九章 臨淄

小儒生將白狐抱起,他看著這小家夥咬人肉心中也是不由得一顫。狐狸這種生靈本就是以食肉為生,隻不過這頭白狐露出了其本性,便會讓人對其產生一種距離感,認為其凶殘。

但實際上,人卻也是食過肉,喝過血之輩。但他們卻往往忘記了自己的殘忍,而將這自然的生存之道奉為殘忍,對於這些生靈實在是有些過分了。

小儒生抱起白狐便是為了讓其不再撕咬這死人之肉,但這白狐卻是不領情,其牙齒迅速在儒生的手臂之上咬了一口,令小儒生吃痛,不由得將白狐放開。

而白狐卻是繼續在這地上撕咬那死人之肉。

小儒生歎息了一聲,也不再去管這白狐,他是考慮起了自己。

如今隻有他一人站在這空寂的街道之上,若是不小心被人看到,恐怕自己便會被牽連。

他明白,如今最好的方法便是離去,在國都之中住下,還好他身上帶夠了盤纏,不然怕是要露宿街頭。

小儒生沒有遲疑,離開了此處是非之地,回到其大叔家中,將行李背起,重新上路。

他行李之中還帶有著幾壺好酒,那是洛自奇臨走前所留下的。小儒生很珍惜此酒,也明白如今自己有如此的修為恐怕便是此酒的效用,他不會輕易去動它。

小儒生走出村莊之時,天色還隻是剛過正午,最為適合上路。但小儒生走出沒有多久,便聽到身後傳來一陣嘶叫聲,少年回過頭,看到那一隻白狐跟在其身後,他眼中露出奇異之色,這白狐為何要跟著他?

他明白若是將白狐帶上恐怕是一種禍患,那名世家的公子身死在這村莊之中,他們應該是無論如何也要找出真凶。此外,白狐的身價在市場之上也是極高,相信覬覦其之人不少。

小儒生最後看著這村莊,猛然間覺得眼皮直跳,卻也不知為何,他心中漸生出不詳的預感。這種預感極其強烈,似乎這村莊在其離開之後便會遭劫一般。

小儒生認為自己也許是多想了,這些世家之人怎麼殘忍也不可能會做出屠滅村莊這種滅絕人性之事,他有些自嘲地笑了笑,認為最近的自己驀然間敏感了許多,卻是不再在意。

小儒生卻是不知道,白狐出現在這村中究竟還有何含義。

白狐,卻還是災禍的象征。民間素來有白狐出現之地便有天災人禍降臨一說,小儒生未曾聽說過此事,也未曾在意過這種民間傳說,但事實上這些傳說卻不是沒有根據的。

小儒生也不管這白狐是否跟著自己,即使他心中有些不安,但實際上他心中還是對於白狐此類的生靈有著愛慕之意。

畢竟孔聖人曾經說過“人之初,性本善”此句,小儒生自然是不排除在外。

大齊國都城,名為臨淄。

本來應是一處繁華之地,但如今城外卻是隻有稀稀落落的人流,絲毫看不出其繁華的麵貌。

小儒生記得,眼前的這一扇大門,曾經被稱為稷下,五百年前,齊國君主曾在這設立過稷下學宮,網羅了大量的學術流派到此,其中最為出名的便是繼承了孔聖人大統的亞聖。

不過在齊國被稱為大齊國之後,這稷下學宮也不複存在了,隻有一些舊跡還能夠看出往日的繁華。

小儒生輕歎,看著那些故居之地如今隻是一片廢墟,歲月的感慨在其身上湧現,作為一名儒生,稷下學宮的舊址在其眼中乃是最為崇高的象征,比起皇帝來更為令小儒生敬仰。

這是聖人的力量,聖人從不靠著稱霸或做一國君主如此的高度來名揚天下,而是懷著大智慧、大悲憫的情懷來救濟天下,他們的著作或許已經被焚燒,或許已經遺失,但是他們卻始終是聖人,在人與人的流傳之中曆久彌新。

如今的帝王借儒家學說本是匡扶天下,但在千年大劫之下一切皆化為烏有,一切的禮教、道德都開始崩壞,而儒家的學說也難以在這動蕩的亂世之中存活。

但如今的會試卻是依然存在,沒有抹去,卻也不知為何。恐怕隻是為了吸收新的英才為他們所用罷了,而小儒生自命並非英才,他隻能夠憑借自己滿腔的熱情與鏗鏘的語調。

進入城中,亦是滿目的蕭條,不斷有巡邏的士兵在這街道之上來回奔跑,看不到繁華之景,宛若夢幻一般。

小儒生沉默,亦是不安。但其身後的白狐卻是看著這城中的景色十分稀奇一般,將它那可愛的小腦袋到處轉來轉去,卻也不知道究竟在看些什麼。看起通靈的模樣,小儒生心中的一些煩躁也逐漸消散。

會試從明日一早開始,原本小儒生是準備明日淩晨寅時從村中走出,趕到試場,但如今卻是不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