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小山崗下(1 / 2)

天空,很晴朗。隻有幾朵白雲在緩緩移動,像幾團剛彈鬆的棉絮,把湛藍得透明的空間,擦拭得更加透明、閃光。

穀雨,春天的最後一個節氣,布穀鳥叫聲悠揚。

小山丘上,綠草茵茵,幾頭耕牛在悠閑啃食著剛剛萌發的草芽兒,山丘下的池塘裏,綠表背紅的浮萍圓圓如錢,清新美麗。

這裏是大宋相州湯陰縣永和鄉孝悌村外,從山丘上遠望,一個小小的村落隱在綠意盎然的桑樹和梓樹中。山丘草地上,七歲的嶽飛躺在那裏,翹著二郎腿,嘴角銜著一枚草葉兒,看著天空遊走漂浮的朵朵白雲。

這是大宋宣和元年(1111年)的晚春季節,山丘下的池塘邊,兩個道士打扮的男子正低著頭,瞧著草地上臥著的華服胖男孩。

胖男孩緊閉雙眼,嘴裏塞著一團破抹布。

“不會死了吧?”高瘦道士抬腳踢了踢胖男孩的屁股,扭頭看了看同夥,“死了怎麼辦?”想到男孩會死,高瘦道士神經陡然繃緊,緊張地蹲下身子,用手探在男孩的鼻孔處,檢查是否有呼吸。

“死?這小子就是一個養尊處優的,他會死?也沒打也沒罵,我背著跑了三十多裏路,他死不了,我卻累都累死了!”胖道士一屁股坐在池塘邊的青石板上,用衣袖扇著風,“這還沒到夏天,怎麼就死熱死熱的,道爺我跑著跑著跑了這麼一身的臭汗呐!”一邊喘氣一邊扇風,覺得還不過癮就用手胡亂撕扯敞開了道袍的領口。

“這是什麼地方啊?怎麼感覺不對勁呢?你到底知道不知道路?我們是不是跑錯路了呢?”高瘦道士四處張望了一番,發現山崗上有幾頭牛在埋頭吃草,“真的沒氣了!”高瘦道士換了個手指,繼續探在男孩的鼻孔處,“死了就完蛋了啊!”

“那也是你完蛋,跟我可沒什麼關係!“胖道士繼續用道袍扇著風,幸災樂禍地笑著用左手把一條腿盤到青石板上,找了一個最舒服的姿勢,嘴裏喘著嘲笑瘦子,“你把裹腳布塞在人家嘴裏,死了也是臭死的,死了也是你給弄死的,跟我可沒有半文錢的瓜葛。“

“這就給憋死了?不能吧?”瘦子恐懼地直了身體,倒退了一步,腳下有些發軟,險些跌坐在地上。

“差不多吧。”胖道士輕蔑地看著手足無措地瘦子,啐了一口唾沫,厲聲喝道,“還不把臭布條拿開,你想把他給憋死啊!”

“哦!”瘦子恍然大悟,急忙蹲下伸手抻拽出堵住男孩嘴巴的布團。

胖男孩依然張著嘴巴,然後長長吸了口氣,呼出,然後急促呼吸了幾次,慢慢睜開眼睛,猛然看見眼前一張醜陋的瘦馬猴臉,於是,男孩猶如看見了妖魔鬼怪一般被嚇得放聲大叫。

熊孩子淒厲地尖叫起來,把兩個道士嚇得連連倒退,望著撒潑打滾哭喊叫鬧的孩子不知道如何是好。

孩子的尖叫聲把山坡上吃草的耕牛也給驚到了,停止了之前慢悠悠的吃草,詫異地抬起牛頭,四處張望尋找叫聲的來源。

躺在草地上的嶽飛也被這尖叫聲驚到了。他一激靈坐起來,四處張望尋找聲音的來源,看向山坡下的池塘,發現池塘邊出現兩個人,聲音或許是這兩個人之一發出的吧。啐!嶽飛啐了口吐沫,胡亂叫喚什麼,也不怕招來野狼!

嶽飛的擔心沒有錯,孝悌村以前就是個野獸出沒的廢棄村莊,這與村莊所處地理位置有關。孝悌村坐落在牟山山脈東麓的丘陵地帶。

牟山與太行山脈平行,與太行山脈南延的太行大峽穀一起圍成了一塊盆地。這個盆地中有個地方或許書友們比較熟悉,那就是林縣。

哦,如果書友們對林縣並不熟悉,那麼,對紅旗渠總該有印象了吧!是的,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林縣人為了擺脫世代缺水之苦,經過十幾年艱苦卓絕的奮鬥,在崇山峻嶺之中開鑿出一條引水幹渠,把遙遠的漳河河水引到林縣,這條引水渠就是著名的紅旗渠。

林縣在春秋戰國時候是趙國的副首都,當時叫中牟郡。漢朝的時候,為了避某個皇帝的名諱,中牟郡改稱林慮縣,直到宋朝都是叫林慮縣。

扯遠了,還是說牟山吧。隋朝末年的時候,由於皇帝楊廣開挖大運河,多次征伐高句麗,弄得國力枯竭,怨聲載道,老百姓不堪暴政,紛紛地揭竿而起,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風起雲湧啊,共有十八路反王、三十六路煙塵,這是《隋唐演義》演繹的,反正是大隋朝境內幾乎所有地方都有稱王稱霸的,這個太行山東麓、牟山西麓有個不大的山坳叫瓦崗寨,就是一股最大的農民起義軍基地,首領叫程咬金,是個很厲害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