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巴溪寨的青氐(1 / 2)

洛峪要門村中,郭方與騫韜正在謀劃著青岡嶺的事情。而在青岡嶺的巴溪寨裏,恰好也有人正在打著如意算盤。

氐族以其服裝顏色的不同而有所區別。

《通典·邊防五》中有這樣的記載:“氐者西戎之別種……其種非一,或號青氐,或號白氐,或號蚺氐。此蓋中國人即其服色而名之也。”

巴溪寨中的青氐一族原本居住於秦州以北,因為漢化的原因,那裏人數眾多的青氐人多農耕,隻有少許的人以畜牧為生。

元康六年,氐人齊萬年叛亂,秦州和雍州地區的氐人紛紛起兵響應,擁立齊萬年為帝,當時的青氐一族也參與其中。

元康九年,左積弩將軍孟觀統領宿衛兵,與關中士卒一同討伐齊萬年。

同年正月,孟觀在中亭擊敗叛軍,齊萬年也死在了時任牙門將的李峻刀下。

近四年的叛亂中,青氐一族死傷大半,餘下的人也都逃離故土,投靠了仇池的右賢王楊茂搜。

同是氐人,但白氐一族的楊茂搜並不優待青氐人,隻是將他們安排在了青岡嶺,任其自生自滅。

青岡嶺不同於仇池山主峰,它的山頂上沒有可耕種的田地,也沒有取之不盡的山泉。除了依靠山下開辟的少量耕田外,青氐一族多以狩獵與販賣薪柴為生。

陳煌也是青氐,是巴溪寨青氐的頭人,但他這個頭人的身份卻不是承襲父輩,而是憑借武力的征服才獲得。

陳煌與兄弟陳澄是後到的巴溪寨,與他們一同來的還有百餘戶人家。

兄弟二人正是憑借了這些人的力量,殺了巴溪寨的原頭人呂弘,掌控了巴溪寨的青氐一族,自命為帥。

“你是如何知曉的?又怎麼知道他們要從這過漢水?”

此刻,板屋中的陳煌將碗中酒一口飲盡,轉頭問向弟弟陳澄。

陳澄也跟著喝了一口酒,麵色得意地回道:“大哥,我其實一直都在尋找機會,所以就使了些銀錢在那邊。這不,機會不就來了嘛!”

“嗯...倒真是個機會。”

陳煌點了點頭,又皺眉道:“那邊一直都很強,打個突然倒是可以,就怕……”

一年前,洛峪一帶的羌人不知搭上了誰的關係,開始為某些商賈押運貨物。

隨著貨物的一次次運送,羌人的生存狀況發生了徹底的改變。

這種改變不僅是表現在吃穿用度上,更多的則是以騫韜為首的羌人們有了武備。這些武備讓羌人有了戰鬥力,使其成為了一支極其強悍的隊伍。

因此,在仇池山的所有人看來,押運貨物的這一活計應該很賺錢,羌人應該是獲利頗豐。

對於羌人的境況改變,陳煌一直都有所覬覦,但他也隻是有心思,卻從不敢妄動。

就像現在,陳煌真的是怕,他怕搶了羌人押運的貨後,羌人會拚命。

以騫韜為首的羌人已經不再是忍氣吞聲之輩,憑借他們當下的能力,除了楊茂搜的白氐能震懾住他們,仇池的其餘各部根本無法與之抗衡。

陳煌清楚,自己若是真惹惱了羌人,騫韜會帶著族人將整個巴溪寨屠光。

“大哥,我知道你在擔心什麼。”

陳澄為兄長斟滿了酒,自信滿滿地說道:“大哥不必擔心騫韜的反擊,弟弟都替大哥想好了應對之策。”

“哦...?你有什麼應對之策?”

陳煌知道弟弟有些謀略,在奪巴溪寨的時候,弟弟陳澄就出過許多好建議。

然而,現在想要做的事情不比尋常,是生死攸關的大事,他還是有些遲疑。

“大哥,咱們把東西拿出大半送給武都郡的楊難敵,自然就會得到楊難敵的庇佑。如此的話,騫韜還敢輕易動武嗎?您覺得呢?”

陳澄說著將手中的酒碗抬起,敬向兄長陳煌。

楊難敵是右賢王楊茂搜的長子,為其父王守護武都郡。

陳氏兄弟一直都與楊難敵的關係不錯,除了平日裏孝敬財物外,陳煌還常常將寨中有些姿色的女子送於楊難敵。

故此,在徹底掌控巴溪寨上,陳氏兄弟得到了楊難敵的支持。

“嗯,你說的很對。”陳煌點了點頭,對弟弟的看法很是讚同。

陳煌一直都覺得,羌人當下的改變應該會受到右賢王的壓製,楊茂搜父子恐怕早對騫韜等人不滿了。

若是此次楊難敵也分到了東西,那這事就算楊家也有參與。

如此一來,身在仇池的騫韜敢向楊家父子發難嗎?沒有右賢王楊茂搜的允許,羌人敢隨意動武嗎?

若是不敢,騫韜會怎麼辦?恐怕也隻能自認倒黴了。

搶到的東西會分出大部分,也終歸還會留下一些,但陳煌覺得這都不重要。

如果有了這一次的成功,要門村的羌人再想過西漢水,就必須要向巴溪寨交納銀錢,否則過一次就搶他們一次,這才是長遠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