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一頭熱的根源(1 / 2)

三日後,東海王司馬越離開了洛陽城,他僅從洛陽守軍中帶了五千兵馬去兗州。

司馬越知道洛陽城所要承擔的壓力不小,他將餘下的三萬守軍留給長沙王司馬乂,希望司馬乂能守好洛陽城。

三萬守軍多嗎?

其實並不多,因為這三萬人中包括了中軍與皇城的禁軍。

目前為止,司馬乂和李峻並不知曉長安那邊會出兵多少,也不知道鄴城方麵會派多少人來攻擊洛陽城。

但他們知道,憑借這三萬人就想安穩地守住洛陽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此,待司馬越離開後,司馬乂開始動用了自己分散出去的屬下。

司馬乂分別從河東與河內兩郡抽調了部分兵馬進駐洛陽,並派皇甫商領兵守在洛陽西的宜陽,用以阻擋長安方麵的進犯。

同時,他又從潁川郡抽調了部分屬軍,命上官祀統領這些兵馬駐守在洛陽以東的緱氏,防止成都王的突然來襲。

另外,司馬乂暗中密令河內郡的裴整以及雍州的劉沈,讓他們時刻注意河間王的動向。

隻要司馬顒敢出兵洛陽,河內與雍州兩處兵馬就即刻攻擊長安城,徹底擊垮盤踞長安的司馬顒。

至於平陽郡的李澈,司馬乂也有密令送達。

李澈的任務是配合河東郡的王佐,一同監視離石五部的匈奴人,防止他們趁機作亂,南下偷襲洛陽城。

李峻同樣也派人送了書信給江霸與張景,讓他們全力配合李澈的命令,但也強調他們要有自己的判斷力,不能將坪鄉縱隊與平陽軍帶入絕境。

東海王司馬越不太了解李峻的家底,但他卻清楚司馬乂的實力。

然而,司馬越並不擔心司馬乂的這份能力,他要利用長沙王府的這股力量守住洛陽城,看住當今天子司馬衷。

同樣,當下的長沙王司馬乂也不再隱藏這股蟄伏的力量,他就是要在司馬越與司馬穎的互鬥之時,全力解決掉河間王司馬隅。

如此一來,實力的天平必將發生偏移,蓄勢已久的長沙王府也必會成為最強的一方。

相互的利用下,長沙王司馬乂與東海王司馬越形成了聯盟。這兩股勢力扭合在了一起,共同對抗來自鄴城與長安的兩大軍事力量。

這種局麵的出現與史書所記載的大不相同,李峻不確定這一曆史進程的改變是否與他有關。

但終究還是變了,也似乎是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在具體的守城安排上,李峻領兵於東城,負責策應駐守緱氏的上官祀,與其一同阻殺鄴城方向的來敵。

城防五營衙門在東城的步廣裏,李峻將自己的帥帳設在了五營校尉王瑚的衙門中。

故此,所有涉及東邊的軍事情報都彙集到了五營衙門,就連滎陽方麵傳來的消息也一並送到了這所官衙中。

“李二郎,你這可是鳩占鵲巢,這是我的地盤呀!”

王瑚看著坐在官椅上的李峻,無奈地撇著嘴,臉上寫滿了不開心。

當下,無論是官職還是在官階的等級上,王瑚都不可與李峻如此說話。

但兩人是舊友,又曾同屬老梁王司馬肜的麾下,關係自然是親近,言談上也就隨意了許多。

李峻放下手中的密函,笑道:“你可真小家子氣,等這場仗打完了,你要麼入朝任職,要麼也是外任一方大員,你還會稀罕這把椅子?”

李峻說的並非是假話,如果此次的計劃成功,長沙王府會成為諸王中最強的勢力。

這股勢力將再次且真正地掌控朝堂,而跟隨司馬乂的人也必然會得到應有的回報。

王瑚咧嘴笑道:“我還是希望能像你一樣,能到哪個地方去領個兵。如此也自在,不用天天玩那些花花腸子。”

王瑚的性格直爽,軍伍出身的他厭倦了朝官間的爾虞我詐。

“那還不好辦?”

李峻聞言,玩笑道:“你幹脆跟我走,我在滎陽軍中給你安排個位置。”

李峻欣賞王瑚的為人,也確實有招納王瑚的想法。

“那倒也不錯,不過...”

王瑚思忖了一下,繼續道:“就是不曉得長沙王會不會同意,他要是能同意我就去,終究是咱們弟兄在一處最開心了。”

以往,原主李峻與王瑚的關係很好,上一次的酒會後,這份交情又得以延續。因此,王瑚倒也願意跟著李峻。

另外,從此次的人員安排上,王瑚能看出李峻在長沙王心中的地位,就連東海王司馬越都是極其重視李峻。

故此,王瑚覺得李峻日後必定會成為朝堂上炙手可熱的人,他若能跟在李峻的身邊,自然也不會差到哪裏去。

李峻沒有想到王瑚會如此痛快地答應,亦是笑道:“你若真想到滎陽,我去求長沙王,應該沒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