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將軍做媒(1 / 3)

正午時分,夷陵城恢複了平靜,卻也陷入了無盡的悲痛中。

一座城池的得失,對於尋常百姓來說毫無意義,可親人的戰死以及成為廢墟的家園,卻讓他們如同天塌了一般,久久不能停下淒慘的哭聲。

如今,李峻見慣了這些,心也有了幾分麻木。

他不敢說夷陵城所發生的慘劇與自己無關,如果自己沒有領兵進入荊州境,沒有攻擊江陵城的打算,夷陵城或許就不會發生眼前的這一切。

那麼,自己做錯了嗎?

對此,李峻絲毫不覺得後悔,更沒有半分的愧疚之意。他覺得自己沒有錯,他要救自己的家人,其他的都不重要。

最初,李峻覺得在這個亂世中要有一個安身之地,不需要多大的地方,隻要能讓身邊的這些人住下,哪怕隻是一個山頭便可,這也是他當初看好仇池山的原因。

然而,隨著一些事情的發展,李峻漸漸地明白,亂世之中又哪裏會有什麼安身之地呢?

這是一個群狼奪食的世界,每一處安身之所都是別人眼中垂涎三尺的肥肉,他們都會張著血盆大口來爭搶。

一味的躲或守都不是辦法,那樣做的結果最終會被人吃掉,又或者成為別人腳下的一隻爬蟲,過著卑賤且短暫的一生。

李峻不會做那樣的人,也不會讓身邊的人度過那樣的人生。故此,他改變了初衷。

主動地打出去,打死所有前來搶奪的人,打服一切有覬覦之心的人,讓自己成為凶殘的狼王,如此才能帶著身邊的所有人活下來,有尊嚴的度過這一生。

城南,爾雅台。

李峻見到了郭璞,見到了這個聞名於後世的風水大師。

對於郭璞的了解,李峻也僅限於知曉他是《葬經》的作者,其他的也隻是聽些傳說而已。

玄學之事,李峻沒有研究過。

上一世,他是一名軍人,其特殊的身份讓他沒有時間,也沒有必要去研究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

雖然不能臆斷那些東西的真偽,但李峻覺得現實中的科技還是較為實用,畢竟玄幻之術還是無法與子彈的穿透力相抗衡。

至於《葬經》,李峻聽說過,卻從未翻閱過,更別說鑽研了。

無論是陽宅還是陰宅的風水如何,對於上一世的李峻來說都毫無意義,工作的特殊性讓他早就有隨時犧牲的準備。

生而為國,死為忠魂,何須風水定乾坤呢?

不過,這並不妨礙李峻對郭璞的好奇,能見到一個傳奇性的人物,不去了解一下,不滿足一下好奇心又怎麼可以呢?

“先生,世回一直久聞先生的大名。”李峻衝著郭璞拱手執禮,笑著繼續道:“之前,墨家钜子叔時先生常與我說,先生早已參悟天地之道,乃當今大能矣!”

在當今的世上,魯勝也是一位素有盛名的人物,李峻提及他並非是有炫耀之心,隻是想與郭璞的交談中多一個話題而已。

“噢,原來李使君與叔時先生是好友啊!”

果然,郭璞聽到李峻與魯勝相識,態度有所改變,熱情地問道:“在下與叔時先生也是相熟,不知他現居何處呀?”

李峻笑道:“叔時先生在滎陽,在替世回操勞一些凡塵俗事。”

“魯叔時在你手下為官?”郭璞吃驚地望著李峻,再一次仔細地端詳起李峻的容貌。

“可不敢如此說。”李峻擺了擺手,笑道:“叔時先生並非是為在下做事,他是在濟蒼生,為黎民之苦而勞心勞力。”

郭璞未再開言,隻是盯著李峻。

良久後,他搖頭笑了起來:“前幾日,我曾推演天下運勢,得江東分王三百年,複與中國合的推斷,可如今見了李使君,方覺這一推斷似乎有了偏差。”

李峻沒料到郭璞會說出這樣的一番話,他不解地望著郭璞,靜等著後續之言。

然而,郭璞並沒有繼續說下去,而是輕聲地問向李峻道:“李使君,你可取荊州?”

“啊...?”李峻一怔,搖頭道:“不取,世回救出家人後便會率兵退出,我會助越騎校尉劉璠領荊州刺史一職,由他來替朝廷看護整個荊州。”

郭璞意味深長地看了李峻一眼,點頭笑道:“修道而保法,既是蓄勢之根本,也為勝敵之政律,李使君的用意頗深呀!”

李峻望著郭璞皺了一下眉頭,繼而又舒眉笑了起來。

有些事情看破不說破,李峻與郭璞僅是一麵之緣,除了有共同的相識之人外,並無其他的交情可言。

交淺言深是為人的大忌。

郭璞或許是一種無意,又或是想展示一番自己的見地,但李峻卻覺得這應該就是郭璞的短處之所在,更是他未來遭受殺身之禍的根源。

當下,李峻的確是求賢若渴,廣納人才,但他不願將用兵治民之事依賴於問天占卜之上,也就沒有請郭璞相助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