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裴瓔一行人乘船進入荊州境後,身為影衛副將的彭毅便接到了滎陽軍主將郭誦的軍令,命其帶船隊在荊州北的南陽國等候。
屆時,一些從洛城中逃出來的人要跟隨船隊一同去往漢中郡,小將劉離會率兵將他們護送至雉縣登船。
一接到軍令,彭毅趕忙將這件事情稟報給了裴瓔,並告知逃出來的那些人中有羊皇後母女以及東海王府的裴王妃。
眼下,洛陽的晉皇室已經名存實亡,裴瓔並沒有想替夫君攀附權貴的念頭,她隻是覺得同為女人,應該在這個緊要關頭伸出援手,免得讓她們成為匈奴人胯下的玩物。
故此,船隊在襄陽郡改變了航道,向北進入了南陽國,等在了雉縣一帶的漢江水域。
同時,為了保證逃難之人能安全地進入南陽國,裴瓔憑借自己梁州刺史夫人的身份,求見了南陽國治所宛城的守將荀崧,請其在救助過程中能給與方便。
荀崧,字景猷,潁川潁陰人,曹魏太尉荀彧的玄孫、羽林右監荀頵之子。
之前,東海王司馬越傾洛陽之兵討伐左國城的劉淵,同時也帶走了滿朝的文武大臣,身為中護軍的荀崧也在其中。
晉兵全軍覆滅後,荀菘與少數的官員得以逃生。
他先是逃至襄城任太守一職,後在琅琊王司馬睿的安排下,都督荊州江北諸軍事、擔任平南將軍,鎮守宛城。
當初,李峻在洛陽輔助長沙王司馬乂守城時,曾與官為侍中的荀菘有過交往,而且荀菘與王敦的關係極佳。故此,在之後李峻領兵攻打江陵城時,荀菘並未發一兵一卒增援荊州刺史王澄。
當荀菘聽了裴瓔的請求後,沒有一絲猶豫,並讓自己的女兒荀灌領了一些兵馬給與幫助。
這邊的安排是妥當的,如果逃出洛陽城的那些人能順利抵達稚縣,便可安全地登船進入梁州,得到李峻的護佑。
洛陽城方麵,在龍驤將軍李惲與劉離的殊死拚殺下,除了皇後羊獻容沒能逃出洛陽城,清河公主司馬英槿與裴王妃以及少數官眷倒是逃出了城。
然而,當他們逃過宜陽,向南進入伏牛山東時,石勒率領大批追兵趕了上來,不僅圍住了逃亡的所有人,並且領兵進入了魯陽縣的境內。
影衛副將彭毅為了搭救劉離,率領護船的大多數武威軍衝進了伏牛山東的包圍圈。臨行之時,他命船隊即刻開船,將大將軍的家眷帶離南陽國,盡快返回漢中郡。
後來,雖說在荀菘的反擊下,石勒的兵馬退出南陽國返回了洛陽北,但彭毅與劉離以及那些被救之人就此下落不明,生死不知。
這一事情發生的突然,身在梁州的李峻正領兵與大成軍作戰,並未及時得到這個消息。
聽著裴瓔的講述,李峻的兩道劍眉皺了起來,轉頭望向不遠處的杜麟。
杜麟上前一步,拱手道:“大將軍,彭毅救出了劉離,剛返回滎陽,其他兄弟都戰死,那些人依然下落不明。”
李峻知道杜麟所指的那些人是誰,不由地為司馬英槿和裴王妃擔心起來。
不過,他的擔心是有,卻也隻能是無可奈何。
眼下,武威軍尚沒有實力與漢帝劉聰的兵馬對抗,即便在拚個你死我活後險勝,結局也會被其他人吃得連骨頭都不剩。
李峻不會冒這樣的險,更不會帶著家人陷入絕境。
都說齊家,治國,平天下,若家人都不能安穩,國與天下對李峻來說毫無意義。
對於郭誦為何會有如此的安排,李峻並不知曉詳情,隻能等日後到了滎陽再做了解。
不過,這件事也讓李峻堅定了遷民的決心,若不這樣做,滎陽軍會支撐不下去的,滎陽郡的百姓也終將難逃厄運。
大家正說著話,王瑚帶著穆君逸走進了院門。
王瑚向裴瓔等人見禮後,對李峻笑道:“二郎,郭方和呂青女領兵趕往襄陽城了,我的兵馬留駐在馬家村,等著和你一同前行。”
李峻思忖了一下,搖頭道:“你別跟我去滎陽了,留下一半的兵力給段秀和騫文,你領著其餘的兵馬護送大家回漢中,而且還要確保賈疋的雍州軍完全離開荊州。”
雍州軍畢竟不是武威軍,李峻可以將荊州交給劉璠,卻不能讓代表關隴勢力的賈疋等人占據,這不符合自己的利益。
在這一點上,王瑚與李峻心有靈犀,點頭道:“你放心,我絕不會讓雍州軍起半點壞心思。”
說罷,王瑚又笑道:“二郎,你讓我請君逸過來喝酒,酒在哪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