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守衛建寧城(1 / 2)

隨著一陣陣的爆炸聲響起,石頭城關外殘肢血霧散亂了一大片,濃濃的血腥混雜著火*藥燃燒後的味道彌漫在空氣中,令人作嘔,更讓人膽寒。

“是...什麼東西?發生...發...生什麼事情?”

中軍陣內,征東將軍李壽望著眼前所發生的一切,看著那些四散的殘肢斷臂,以及大批死在城下的軍卒,他慌亂地翻身下馬,驚恐地問向身側的眾將。

然而,所有人都處在了茫然無措中,沒有人能回答他的問話,也沒有人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這一切的慘況都發生在瞬間,也在瞬間殺死了數千名大成軍卒。

不過,這一切並沒有結束。

就在李壽與眾將不知所措時,第一枚炮彈落在了距離他們半裏之外,掀起的氣浪帶著土石撲了過來,將所有人罩在了其中。

繼而,第二枚炮彈落在了距離他們的百步內,臨近的十幾名軍卒被炸飛到半空,幾匹未及逃離的戰馬也被掀翻在地,炸得腸穿肚爛。

“將軍,快走...快走呀!”幾名將校與近衛護著李壽不顧一切地向遠處奔逃,他們不清楚落下的是什麼東西,隻知道要趕快逃離芙蓉嶺,離開這個鬼怪之地。

李壽的逃離並沒有讓青銅炮停止轟擊,炮彈不停地炸響在大成軍的軍陣中,無數的軍卒被炸死或炸傷。

他們從未經曆過這種狀況,也不知道該如何躲避迸裂四射的彈片,許多人在耳鳴中茫然四顧,隨後便會倒在血泊之中。

近兩萬的李壽軍遭受了重創,也發生了潰敗,這種潰敗並非是由於激戰所引發,而是由於他們發自內心的恐懼所造成。

此刻,芙蓉嶺中的每一名大成軍都驚懼不已,不知道武威軍究竟請動了什麼鬼怪,竟然會動用如此恐怖的天雷相助,除了逃離芙蓉嶺,他們再也想不出任何的躲避方法。

因此,反應過來的大成軍慌亂地後撤,毫無次序地向南逃,想要逃回涪縣去。

就在李壽軍遭到炮擊,導致全軍潰逃之際,芙蓉嶺以東的劍閣處也正發生著一場刀兵相見的激戰。

★★★

劍閣關,原屬梁州梓潼郡漢德縣,因大成國占據了梓潼郡,因此便將漢德縣歸屬了大成國境,而劍閣關自然也就成為了大成國的關隘。

然而,之前的陰平一戰後,武威軍不僅奪下了陰平郡,而且還占據了劍閣關,將這座重要的軍事關隘從梓潼郡中分離了出來。

劍閣關之所以成為重要的軍事關隘,一則是它位於出入成都平原的金牛道最險要處,再則也是因為劍閣關的險峻地勢,使它成為了一座易守難攻的險關。

漢德縣的大劍至小劍隘束之路三十裏,連山絕險,所行之路皆為鑿石架空作飛梁閣道,南北關門則修建於大劍山峭壁中段,兩崖相峙處,倚崖砌石為門。

蜀漢年間,蜀將薑維就曾在劍閣關隘處,僅憑數萬兵馬便擋下了曹魏二十萬大軍的進攻。

當下,駐守劍閣關的是梁州武威軍校尉朱宇,而在關中的兵馬卻並非隻有他的屬軍。

此刻,右監軍、虎威將軍趙固所領的八千兵馬就在關隘內,奉義將軍陳大河麾下的七千步戰軍也駐守在關內,而翊武將軍呂朗所率領的五千武威輕騎軍也同樣停留在劍閣關中。

之所以劍閣關內會聚集近兩萬的武威軍,副帥郭誦就是想要由劍閣關出兵攻破梓潼郡,斷了李壽的退路。

隨後,整支兵馬會在趙固的統領下,直取涪縣,逼近成都郡北的綿竹縣。

因此,當征東將軍李壽領重兵攻取芙蓉嶺的石城關時,劍閣關內的武威軍並沒有派出一兵一卒前往石城關增援,反而是全軍殺向了來襲的大成軍,將其直接擊潰在了梓潼城外。

就在武威軍剛剛奪取梓潼城後,軍探便將大成國李壽軍潰逃向涪縣的軍情稟報了回來。

軍帳內,趙固笑著對眾人道:“日後,石城關一戰必定是件奇談,大成國近兩萬的兵馬竟然被咱們四千弟兄打得潰敗而逃,與誰說都是以少勝多的經典之戰呀!”

當下,趙固為輔助郭誦的右監軍,李峻對其給予了極高的信任,這讓趙固打消了內心深處的那一點顧慮,也徹底融入到了武威軍中。

呂朗亦是笑道:“若說是兵力上,那的確是相差懸殊,可若論守城的器械上,就是李壽再多上幾萬人,恐怕也要落荒而逃的。”

“可不是嘛!”陳大河擦拭著手中的斬風刀,笑著接話道:“軍械司就是把那裏當做檢驗新兵器的校驗場,既然李壽要攻石城關,那就活該他倒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