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懸泉庭內立規矩(1 / 3)

從叛亂的伊始到當下,西府軍的隔岸觀火,給了氐王句渠知不可一世的膽氣。

同時,他也有些忘乎所以,甚至覺得自己有了可以與西府軍一戰的能力。

然而,當李峻領兵進入酒泉郡後,狂妄至極的句渠知才真正地意識到,自己所聚集的八萬兵馬並非是天下無敵,在西府軍的麵前根本就是不堪一擊。

西府軍先是由酒泉郡的表氏縣對叛軍發起攻擊,繼而攻至樂涫縣,徹底擊潰圍在樂涫縣城的三萬叛軍,並將其趕向了安彌縣一帶。

氐王句渠知率領敗軍逃至安彌縣後,本想與福祿縣附近的叛軍彙合,試圖抵住西府軍的衝擊。

然而,騫韜所率領的八千西府軍騎直接衝散了福祿縣的叛軍,並與隨後趕來的索橫合兵一處,將叛軍逼向福祿西南的延壽縣,徹底斷絕了兩軍彙合的可能。

於此同時,李峻命朱宇領兵迅速占據福祿縣,阻擋句渠知向西進入玉門的路,同時又命秦力領兵進入會水縣西南,奪下那裏的漢城關,封堵叛軍想要向北逃進大漠的企圖。

當這兩處兵馬就位後,李峻則命將軍呂朗對句渠知的叛軍發起全麵進攻,並對句渠知所在的安彌縣城進行了猛烈地炮轟。

安彌縣城不大,城牆則是夯土而成的土牆。

兩輪的炮轟後,安彌城東門的整麵城牆向內坍塌,不僅將站在城牆上的叛軍埋在了黃土中,更是砸死了不少守在城牆內側的叛軍軍卒。

驚懼之下,句渠知再次奪命而逃。

他企圖衝破安彌西北的漢關城進入漠北,也想就此逃至馬鬃山,向西進入西域諸國,徹底遠離西府軍的追殺。

“給我衝破城關...”

“不準退...去死吧...”

舊漢關城外,氐王句渠知聲嘶力竭地大吼,一遍遍催促著屬下向前衝擊城關,並且不時地揮刀砍死不聽號令的人,猶如一頭落入囚籠的困獸在歇斯底裏地咆哮。

如果不能盡快突破漢關城,後麵的追兵很快就會殺過來,到時則更難脫身。

其實,並非是叛軍弱到不可一戰的程度。

他們能擊潰涼州軍,能將張坦的數萬兵馬逼得無路可走,說明叛軍有一定的戰力,而且要遠強於張坦手中的涼州軍。

之所以會出現如此快速的潰敗,實則是李峻在對叛軍發起全麵攻擊的同時,準確地對叛軍的部眾進行了區分。

圍殺之時,李峻會對同一族群的叛軍進行凶猛地攻擊,不留一個活口,同時又會對某個部族給予寬恕,給了他們投降保命的機會。

如此一來,叛軍的軍心在遭受猛烈的打擊下,先是有了怯戰的心態,繼而又在生與死的選擇中出現了戰力的瓦解。

最終,整個叛軍分化成了各自為戰,從而才會發生全麵的潰敗。

秦力擋下了句渠知,直到呂朗的領兵殺至,句渠知也未能跨過漢城關。

無奈之下,氐王句渠知隻得沿著關牆向西逃走,期望能找到一條逃出生天的路。

或許,是天無絕人之路。

當句渠知率領不到萬人的潰兵逃到嘉峪塬的時候,終於找到了一條幹涸的古河道,踏上了向北逃亡的路。

由此,句渠知也算是擺脫了追兵,朝著馬鬃山的方向狂奔而去。

★★★

敦煌郡,效穀懸泉庭。

效穀懸泉庭,原名為效穀懸泉置,是漢武朝廷在敦煌郡所設立的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