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悉雨嘯黍華生,宮闕簪裳舊帝京。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隻看洛陽城。”
華武二年,天下大定,華夏疆域的漢人在遭受經年的戰亂後,終於等來了祈盼已久的安穩,看到了盛世的初現。
夏初,武帝李峻昭告天下,華武的臣民隻有族群之別,不得有胡漢之分,眾生皆為華武朝的屬民,漢人不得掠奪買賣夷族人口,夷族百姓與漢人同權。
詔令一出,四海之內的夷民感激涕零,也徹底放下了惶恐不安的心。
“陛下,幽州刺史上表,大武軍已經收複高句麗人所占據的樂浪郡,如今的樂浪、玄菟、真番、臨屯四郡皆為華武之疆域。”
紫竹台內,尚書令周靖望著天子李峻,笑著繼續道:“陛下,樓船將軍也在臨海之處建造船塢,現已有大船入海,可供兵馬渡海之用。”
李峻放下手中的奏折,笑道:“騫文和灌娘真是辛苦了,一個在陸路征伐,一個則在海上領兵,等那邊徹底安定了,你找人替換一下灌娘,不能讓人家夫婦總是聚少離多,否則灌娘要埋怨我這個兄長了。”
周靖笑道:“陛下,恐怕樓船將軍不會埋怨,倒是騫文倒是牢騷滿腹,他給臣的信中說,多月都見不到夫人,而且還說自己的夫人都被曬黑了。”
“哈哈...”李峻笑了起來,點頭道:“這個騫老二,當初就是他為灌娘請命,如今又埋怨起我來了。”
“這樣吧,過些時日,你將劉離夫婦調往幽州,由司馬英槿替換灌娘,讓騫文夫婦鎮守冀州,如此也能離司州近一些。”
李峻將一份奏折拿在手中,繼續道:“戶部說冀北有了旱情,劉離也請朝廷撥調糧食賑災,我已命裴鬆明從江南調集糧食,你這邊盡快安排人手將賑災糧送往冀北。”
李峻稍作思忖,吩咐道:“周靖,賑災的事情還是交給太子府去做吧,你在旁做以監督,不要出了岔子。”
周靖點頭笑道:“陛下,您放心吧!太子那邊絕不會出差錯,太子府可謂是人才濟濟,小輩們都在那裏,而且還有魯相坐鎮,不亞於咱們當年的西府呀!”
當下,李峻雖然成為了一統天下的帝王,但他和臣屬們的關係依舊如常。
故此,大家在李峻的麵前也便沒有過多的拘謹,言語上除了稱呼有所改變,其他方麵還是如往昔一樣輕鬆。
“我也希望那些小輩們能和咱們當年一樣,大家都能同心同德,何愁天下不太平呢?”
李峻笑著繼續道:“讓他們多去做些這樣的事情,如此也能知道太平之下也有疾苦,也更需努力做事,可別一個個都成了洛陽城中的紈絝,那就讓咱們太寒心啦!”
君臣二人正說著話,中書侍郎周信引領著太尉郭誦走了進來,郭誦先向李峻執禮,隨後與周靖打了招呼。
周信則向天子行禮後,衝著父親周靖作揖道:“爹,您老人家萬安。”
周靖虎著臉道:“不懂規矩,在天子的麵前,胡亂喊什麼?朝規禮製都白學了嗎?”
不等周信認錯,郭誦笑著解圍道:“老周,你看看,人家孩子喚你一聲爹,怎麼還出錯了嗎?在天子的麵前,你就不是他爹啦?”
李峻亦是笑道:“子恒,這就是你的不對了,天子麵前無親情嗎?我倒覺得周信沒有做錯,無論何時都應該把家人放在第一位。”
周靖瞪了一眼兒子,卻也是笑著點頭稱是。
李峻望著周
信,笑道:“你在紫竹台也有不少時間了,魯相昨日還和我提及你,想讓你出去曆練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