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消除黑洞可能對地球的威脅,楊文召集科學家,討論將黑洞送往何處?如何運送黑洞?
“轉移黑洞並不難,用能量拖曳的辦法就可以完成,可利用太空艦艇,讓太空艦艇對著黑洞噴發能量,與黑洞產生吸引力,就可以將黑洞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去,隻是太空艦艇的能量較小,所需時間較長,並且危險性較大。”楊文首先發言。
天文學家薛安發表了關於將黑洞送往何處的想法。
“可以將黑洞轉送到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用小行星固定往黑洞。”
“將黑洞輸送到小行星帶是可行的,黑洞會吸收小行星的能量,最終在黑洞的周圍形成一層堅硬的外殼,這樣,就將黑洞變成了一個小行星,對地球就沒有威脅了。可是,轉移黑洞仍然是個問題。”楊文說道。
“我想我可以。”元華笑道。
“不行,黑洞能量比較大,不是你所能承受的。”楊文擔心的說道。
“目前這是最可行的方法,元華可以在黑洞的外圍發出元能量,從而將黑洞推到小行星帶,隻要不靠近黑洞,元華就有能力擺脫黑洞的引力。”楊榮說道。
“可以讓我試下,我隻要小心點,一定能行。”元華很有信心的說道。
會後,楊榮見到了元華,看到元華神情有點迷離。
“怎麼樣,擔心黑洞嗎?”楊榮問道。
“不擔心黑洞,隻是這些天有些不適應,有點說不上來的感覺。”
“是呀,能力加大了,責任也大了,關注你的人也多了,生活的節奏也發生了改變,你要慢慢適應。”
“對了,接近黑洞是件非常危險的事,一不小心,就會被黑洞撕碎,化為能量永遠的融入到黑洞內,一直到宇宙的爆發。”
“我詳細的研究過,這個黑洞半徑大約20公裏,但這並不是它的實際尺寸,它的外層是由元能量組成,大部分是黑洞從外部吸收的能量,並將這能量分解成元能量,由於高密度的元能量並不反射和折射光線,而是吸收光線,所以它看起來是黑的,但黑洞的內部核心部分卻很小,幾乎觀察不到它在存在,經過計算黑洞對外的引力和你本身的能力,在離黑洞中心一公裏的範圍內,你無法脫離黑洞引力,離開這個距離,你就是安全的,但不排除意外的發生。”楊榮解釋到。
“如你所說,我們看到的黑洞並不是黑洞的主體,而是黑洞周圍的能量場,那麼黑洞的中心其不是更致密?”元華問道。
“對,黑洞的中心比我們所認識的更可怕,它的體積很小,能量更集中,由於黑洞內部處在視界之外,所以我們對它一無所知,理論上認為黑洞內部一樣有結構,跟原子的結構類似,隻是密度更高。”楊榮答道。
“明天你一定要小心,如果有危險,請放棄,再想其它的辦法,而且贏樂也需要你來對付,不能大意。”
“好吧,我明天小心點,我真的很希望新眼看見黑洞。”
第二天早上,元華就利用自身的能力,向著黑洞飛馳而去,以它的能力,幾分鍾後就能到達黑洞,一天時間就能將黑洞推到小行星帶,二天就可以完成任務回到地球;專家推測,贏樂在這段時間出來破壞的可能性比較小,而且他主要還是針對元華,其他的人不會成為目標,黑洞的危險性要高於贏樂,所以元華的首要任務就是轉移黑洞。
幾分鍾後,元華就到了黑洞的邊上,由於是在接近真空狀態,黑洞周圍的元能量並不呈現淡藍色,但元華卻能感覺到元能量對他的吸引力,而且由於黑洞外的元能量層吸收光子,所以周圍一片漆黑,元華隻能憑借元能量引力的大小來判斷身處黑洞什麼位置。
元華伸出雙臂,讓身體的元能量從雙臂發出,與黑洞形成排斥力,他的雙腳向後噴發出巨大的元能量波,希望可以借助元能量產生的推力,將黑洞推向火星方向;但不管他如何用力,黑洞也沒有移動一絲一毫,元華並不甘心,他深入到黑洞半徑約10公裏的地方,采用同樣的方式,但這次好像更困難了。
突然,他感覺到一股巨大的元能量向他衝擊過來,這讓他大吃一驚,這在黑洞內部是不可能的呀;由於黑洞內無法運用視覺,隻能憑身體的感覺,對元能量變化的感覺。
他感覺到一個巨大的物體向他飛來,將他撞向黑洞的深處,這種感覺很清晰,就像跟贏樂搏鬥時的感覺一樣,那麼一定是贏樂了,他想借助黑洞的力量來消滅自己,手段也太惡劣了,這讓元華深深的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