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又是一個好天氣,大家吃完飯聚在一起曬太陽拉家常,休閑消磨著安靜的時光,一切與往常無異,多少年以來,冬天的村子都是這般安寧,安寧的有些死氣沉沉。
王遠山走過來對大家說:“前幾天我去開會,計劃要派一輛拖拉機從鎮上開上來試驗我們修好的車路,我們村也要來的。今天是十一月二十五,如果不出問題的話今天我們村真的要來拖拉機了。”
大家一下子又被王遠山的話吸引住了,有人立馬問道:“村長,你不會又是忽悠我們吧。這路修好很長時間了,這話也傳了很久了,可就是不見拖拉機來。”
又有人說:“這事本來就不靠譜,不知道要拖到什麼時候,拖拉機什麼時候能開進來才算是真的來了。”
王遠山解釋說:“之前通知的幾次都沒有來,也是有原因的,可是這次應該會來的,大家再等等沒準就到了。”
拖拉機已經不是什麼稀奇事了,村裏的大人們經常去鎮上趕集見得多了,隻有村裏的一些小孩仍然不知道拖拉機長什麼樣,也不知道拖拉機是個什麼東西。但有一點,是所有人都期待的,那就是希望拖拉機能夠開進自己的村子,不管在哪方麵來說,這都是非常令人激動地一件事。
雖然大家對王遠山這次說的話也是半信半疑,但還是再一次引起了他們心裏的那份熱情與期待,滿懷希望的邊聊天邊等待著,就在大家失望的將要各自回家時,遠處傳來了發動機隆隆的響聲,細細一聽像極了拖拉機發出的聲音。王遠山激動地說:“是拖拉機,是拖拉機來了。”
其他人也都激動起來了,幾位年輕人激動地尖叫著,朝天吼了幾聲,對於王家村的村民來說,這樣的日子無疑是激動人心的,在某種意義上來講,這是值得紀念的日子。
幾分鍾之後,一輛拖拉機就緩緩地從王家村對麵那條新修的車路上駛過來了,村裏人聽到後都紛紛從家裏跑出來了,在自家村裏看到拖拉機,這實在是一件令人自豪的事情,誰也不願意錯過這個特別的時刻。小孩更不用說了,連很多大人都不約而同的來到了村口車路邊上,近距離的迎接這輛給人們帶來希望的拖拉機。
在大家的矚目下,這輛拖拉機終於駛入了王家村邊上的一片開闊地帶,接著停了下來。尤其第一次見拖拉機的孩子們,瞪大眼睛就像看到了寶貝似的直直盯著拖拉機的整個機身。
拖拉機熄了火,柴油機運作時發出的巨大聲響也停了,接著司機從駕駛位上走了下來,麵部黑黑瘦瘦的,已是快六十歲的人了,但精神麵貌猶可照人,看上去比一般的年輕人還要顯得有活力。
這位拖拉機司機名叫謝永存,三河鎮人,有著三十多年的拖拉機駕駛經驗,以前是給公社開拖拉機的,後來人民公社化運動結束結束,過了幾年就想辦法給自己買了一輛拖拉機,從此走上了開車拉貨和做一些買賣的道路。對於鎮子周邊每一個村的道路,他都是一清二楚的,這次有幾個村剛剛修通車路需要試試路的情況,他的技術出眾,這不就被鎮上領導臨時雇用開著拖拉機來了。
王遠山這個年齡階段的人,都一貫稱司機謝永存為謝叔,這也算是出於對他的尊敬,經常去鎮上的人對謝永存一點都不陌生。
王遠山上前笑著說:“辛苦了謝叔,我們先去家裏休息吧。”他邊說邊給謝永存遞上了一支煙。
謝永存接過煙,一針見血的回答:“好,遠山,你們村這路可是一點兒都不好走呀。寬度夠了,就是路麵太軟了,容易陷進去,這是很危險的。”
“是難走謝叔,這不才讓你這位老師傅來試試路況嗎,這可是我們王家村有史以來開進來的第一輛拖拉機。”王遠山解釋說。
謝永存看到王家樂也在人群裏,接著叮囑說:“這不是家樂嗎,家樂,別讓這些孩子靠近,柴油機很熱,不小心碰到會被燙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