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生活不偽裝:通過生活多角度解讀人心 (3)(2 / 3)

4.傷心時強忍痛苦的人

有一類人在傷心的時候總是不願將自己的傷心表現出來,這一類人當他們麵對挫折傷心的時候,往往也不輕易掉眼淚,總是習慣去忍受傷悲,含著眼淚,一聲不發。這通常是他們最脆弱的時候。從心理學上來講,習慣把悲傷埋在心底的人,個性倔強、獨立,往往自己的事自己承擔,不願意讓他人插手,更不願意讓他人知道自己的苦衷。這一類人的心態多是內斂成熟,又有些封閉的。當他們傷心時,如果你想讓他們擺脫悲傷,那麼最好的方式就是,不用多說話,也不要問這問那,默默陪在他們的身邊就好。

不同的人麵對失敗、苦難時傷心的表現各有不同,這些方式都是由他們的性情、心理特征所決定的。所以,注意一個人傷心時的表現,能夠很好地理解一個人的性格和心理特征,也就能夠選擇合適的方式來幫助他們重拾快樂,遠離傷心。

從撒謊的方式看透對方的心

說到撒謊,很多人可能並不陌生,而且大部分人也都有撒謊的經曆。人們撒謊的理由有很多,不過,據美國心理學家費爾德曼認為,人們的謊言有不同層次之分,而從撒謊的動機上看,可歸為三大類:第一類,討別人歡心,讓人家感覺好一點;第二類,誇耀自己和裝派頭;第三類,自我保護。撒謊並不都是一種壞行為,出於禮貌、出於愛撒謊,往往能得來好人緣,因為這也是待人接物的一種技巧。不過,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撒謊習慣,同時,我們通過別人撒謊的方式和動機也可以來分析、判斷一個人的性格,看透一個人的心。

1.為了博取讚美的人

這種人喜歡給自己捏造成就,甚至剽竊別人的成績。他們很渴望別人對他們表示認同,因為在內心裏,他們根本就不認同自己。過高的期望和嚴重的自卑感,無時無刻不在這一類人內心激戰。再多的掌聲或崇拜,也無法改變他們心中那種落寞,撒謊不過是他們為了獲取讚賞而使用的一種途徑。

2.為了博取同情的人

由於這一類人話說得太多,便容易有誇大之嫌。額頭撞在樹上造成的小小割傷,也會被這一類人說成縫了針的大傷疤,來獲得別人的同情。在他們的內心,認為引起別人的同情就是獲得了愛。

3.逃避懲罰的人

從小時候起,如果做錯某事,他們總有一大堆理由來應付父母或老師,而且如果故事編得夠好,通常還可以幸運地逃過一“劫”。不過,如果不斷向自己的愛人、老板等“權威人士”撒謊,到最後可能沒有人會相信自己。表麵上他們與別人也許沒什麼不同,但其實內心裏知道真正的自己是什麼樣的。

4.為了結束一段感情的人

既然一開始便撒了謊,那麼同樣以撒謊來結束這段感情,有何不可?與其說實話傷害對方,倒不如欺騙來得好一點。現實中這一類人實在太圓滑了,他們做事設想得很周到。這一類人不說實話的真正原因在於,一旦他們告訴對方實情,那麼對方則可能也會把事情的真相告訴其他人,而這些是他們不想聽到的。

5.逃避工作撒謊的人

逃避工作表麵上看來似乎是一件懶惰的事,但事實上,這一種人一點兒也不懶惰。當某項工作落到他們的頭上的時候,他們心中便會產生擔心做不好的壓力,經常比工作本身的負擔還要重。因為擔心不會成功,所以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加重了失敗感。

6.病態式撒謊的人

他們所說的每一件事情都是謊話,包括他們的職業、名字、早餐吃些什麼、昨天做了什麼……不管大事、小事,總之,從他們嘴裏說出來的話沒有一句是真的。這都顯示出他們的心理已經出現了偏差,形成了病態式撒謊。但是這一類人在撒謊的時候已經完全相信自己所捏造的一切。雖然他們有時並不清楚自己到底在幹什麼,但這種現象,通常能協助他們把自己的魅力和說服力發揮得淋漓盡致。一旦別人發現故事中矛盾的地方,他們還會編造一則更精彩的故事來加以掩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