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火狂(1 / 2)

來到前往第三座島嶼的小道上,和第一座島嶼通往第二座島嶼的小道情況一樣,在小道旁,立著一塊石碑。

“戰勝火狂,則能夠前往下一座島嶼。”

“如果在島嶼上逗留,每隔九天,九座火山其中一座火山就會噴發,順序是由低到高,第一座火山能夠抹殺一階修煉者,第二座火山則能夠抹殺二階修煉者,以此類推,越高的火山,溫度也會越高。”

石碑上刻著的是關於第二座島嶼的相關考驗。

和第一座島嶼一樣,在第一座島嶼過夜,將會被雪魔偷襲,而如果留在第二座島嶼,就要麵臨火山噴發。

難度在逐步提升,之前在李銘離開的時候,雪魔就告訴過李銘,這偷襲,並不是一上來他就以全盛狀態偷襲,要是真的讓雪魔以全盛狀態偷襲,島嶼上的修煉者當天夜裏就必死無疑。

按照規矩,要是有人在第一座島嶼上逗留,雪魔第一天,隻會動用千分之一的分身進行偷襲,第二天則是千分之二,以此類推,分身一天比一天強大,直到最後,第一座島嶼上闖關者全部死光,又或者踏進第二座島嶼這才結束。

按照李銘的估計,如果是這個規則的話,那一名七階強者支撐個一兩百天是沒有問題的,畢竟如果隻是雪魔千分之兩百的戰力,也就是十分之二的戰力,七階強者勉強還能夠抗衡。

這也就意味著,一名七階強者,哪怕無法突破到第二座島嶼,不管怎麼說也能夠活下來一兩百天。

可是,如果按照第二座島嶼的規則,每隔九天,就會有一座火山噴發,順序從低到高,而第一座火山,能夠抹殺一階修煉者,第二座火山則是可以抹殺二階修煉者,一名七階強者,在第二座火山頂多隻能夠苟延殘喘七九六十三天。

在第一座島嶼,能夠存活一兩百天,可在第二座島嶼,活下來的時間一下子縮水了一大截,頂天隻能活下來六十三天,這其中的區別,不可謂不大。

這,其實也是上古大能留下的考驗的一部分。

上古大能自然也清楚,他設下的五座島嶼的守關者,每一個都是強者中的強者,以他們的實力,哪裏是這麼容易就能夠通關的。

所以,他給闖關者緩衝的時間,第一座島嶼,七階強者至少可以在島嶼上存活一兩百天,這一兩百天,就是緩衝的時間,上古大能希望闖關者哪怕暫時無法通過守關者的考驗,也能夠利用緩衝時間,在高壓之下,快速提升戰力,從而通過考驗。

說白了,這也是考驗潛力的一種,到了七階境界,絕大多數修煉者提升一點戰力都需要水磨豆腐的功夫,花費大量的時間。

而真正有潛力的修煉者,在高壓之下,將會在最短的時間內提升戰力,成功通關。

上古大能留下的這些緩衝時間,就是希望有潛力的修煉者能夠利用好這段緩衝時間,迅速的提升修為,至於那是無法在緩衝時間內將自己的戰力提高到能夠前往下一座島嶼的修煉者,那自然都是庸才,蠢材,死了也是白死。

這,才是第五關考驗的核心部分,上古大能是通過這種方式,挑選出潛力驚才絕豔的繼承人。

而第一座島嶼的緩衝時間是一兩百天,而第二座島嶼的緩衝時間一下子縮短到了六十三天,這是難度在升級,可以想象的到,越是往後的島嶼,緩衝時間也會變得越短。

上古大能就是通過五座島嶼,五個守關者的層層篩選,最終篩選出潛力足夠優秀的繼承人。

層層篩選,每一座島嶼的難度,都要比上一座島嶼提高了不是一星半點。

這對於闖關者是一種無形的壓力,而這,也正是上古大能的目的。

上古大能就是希望用這種壓力,逼迫真正有潛力的人,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逼迫出自己的潛力,從而快速成長。

李銘明白了上古大能的良苦用心。

雖然明白了,可李銘心中,還是不由得暗暗發涼,這實在是太過於殘酷了。

別說真正有潛力的人少之又少,百裏無一,就算是有潛力的人,在麵對這樣近乎高壓的壓力之下,能不能扛得住這份壓力,化壓力為動力,還得兩說呢!

有的人確實有潛力,可心態不行,在麵對高壓的時候,也許就不是化壓力為動力,而是直接崩潰,放棄了希望。

而放棄希望的結果,自然是被困在島嶼上等死。

可以說,踏上第五關考驗的闖關者中,一千個裏麵,起碼有九百九十九個人要死,這,還是李銘保守估計,他很想說,這是十死無生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