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是抗日戰爭的最後的一年,小鬼子估計是知道了在中國的日子不長久了,在這片蘇北大地上肆意地燒殺掠奪起來。
老百姓不知道戰爭的局勢啊,隻是一味地逃避鬼子的禍害。隻求能好好地活命。
故事就發生在一個不起眼的山溝裏。村子裏大多數都是宋氏子孫。莊子的中心位置,住著一戶人家。老子身高二米有三。十裏八村都知道他的大名。宋彥明。
由於一次什麼急事,需要買什麼東西,估計也很重要吧,要不然也不會這麼著急。
宋莊的四周那天同時能開市的集鎮有三個,一個離家有四十裏路,一個有十八裏。一個不到三十裏,正好分叉成三個方向。四十裏的在東南方,十八裏的在東北,不到三十裏的在西南方。
那時候家裏都很窮,沒有代步的工具,家裏又養不起馬匹。整個莊子都沒有,平常趕街上集,隻能靠兩條腿。就是個別人家家道稍寬的,家裏也隻能養個毛驢,到哪裏可以代步。
那玩意騎起來,對大個子而言,還不如自己跑呢。嫌棄那東西走的太慢。個子還太小,一屁股坐上去,就是不被壓折,也走不了多遠,就會累趴下。
按照常理,首先的去最近的地方啊。宋大個子就直接奔了東北方向的老鎮子來了。
當時鎮子可熱鬧了,宋大個子哪裏有閑空溜閑街啊。就邊打聽,邊找自己要買的東西。不到兩裏路的小鎮都被翻遍了,也沒找到要買的東西。看來是沒了,就著急忙慌地往回趕。
一到家,家裏人又催著往西南方的小鎮子裏去啊。結果去了兩三個時辰,回來還是還是沒買到。那可怎麼辦呢。雖然等著用,這時候也不好在張口催大個子在跑了,人家已經跑了將近一百裏路了。
一大家人都幹搓著手。大個子看不慣大家這個樣子,拿上一大塊幹餅頭,就走了。等到太陽還沒落山的時候就回來了,東西終於買到。而且還沒耽誤用。
一天跑了三個集鎮,來來回回跑了幾趟,開始大家都沒細算過路程,等到第二天有人說出,昨晚回去一算,沒想到大個子一個白天就跑了二百多裏路。
真的讓常人大吃一驚啊。大個子一共弟兄四個,自己排老三。從此人就給起了個外號,叫三長腿。喊得時間久了,有的人就忘記了他原來的大名。
其實三長腿不光是腿長,腦子也好使,為人秉直,性格豪爽,最主要的是還挺仗義。做事有主張。
但凡一大家有什麼事,都要先問一下他的意見。身高飯食就大,平時為了能為家搞點收入,還特意學了一門賺錢的本事,那就是手工漏粉條,常年累月的,帶著六千個人在外轉悠。
工錢沒拿多少,為的就是先能把自己喂飽。
三長腿生有一女一男,孩子們的個子雖然沒有三長腿高,可都在兩米以上。特別是女兒,特別高的話,找個婆家都很難。等到女兒長到十七八歲的時候,費了不少勁才把她嫁出去。
兩年後,等到兒子到了適婚的年齡,三長腿夫婦兩個開始發愁了。十裏八鄉的山溝裏人家,大多個子不高,最高的也不過一米六七。
好多人家都排斥高個子。生活不太平,吃穿都成了問題。個子高,光是穿的,就比別人多穿一大截。更別說吃的了。三長腿的兒子長的還不像三長腿那麼結實。
瘦瘦的,穿著長袍,往那一站,活脫脫地一個杆子先生。加上性格文弱,平時老子太過強勢吧,顯得兒子有點懦懦的樣子。
一時間婚事沒個著落。父母著急啊,到處給兒子張羅。
當時東邊不到十裏路的山上有門何姓親戚,是三長腿的老婆家那頭親戚。家裏有個十五六是小姑娘,長得嬌小可愛,十分地漂亮。
個子不到一米六,頂多一米五五吧。那時候的婚姻可不是自己能做的了主的,父母同意,就隻能無條件地順從。講究的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好家夥,一到下聘禮的時候,兩個小孩往一起那麼一站,真是一對活寶啊。女孩望著男孩子要使勁地仰著臉,男孩子看女孩子方便,往下一低頭。
聘禮送過了,就得著急忙慌地準備婚事吧,那時候到處是兵慌馬亂的,動不動還會從哪個山坳裏冒出一隊鬼子來。
就是男孩家不著急,女孩家也著急啊。不用任何媒人,也不需顧慮太多臉麵上的事情,都是至親。兩個孩子的父親聚在一起,就幹脆選好了孩子結婚的日子。
但家裏的老人還是催著兩個人,為了孩子將來過得好點,還是去請教一下先生為好。心裏也能踏實一點。說的沒錯。
女子的老爹主動拿上女孩的生辰八字,找到三長腿,一起到能批八字的先生家,給孩子選結婚的日子。
批八字的先生很不一般,百八十裏都很名。但凡測字,算命,看地,找風水,打失物,算卦樣樣都會,而且精通。
三長腿把寫好的兩個孩子的生辰八字往先生手裏一遞。兩個人就坐在一旁等著先生批日子。一袋煙的功夫,先生才抬起頭來,看著眼前的兩個人。
半天才開口:“這兩個人,八字不合。不易結婚。”
“八字不合?不易結婚?”兩個家長幾乎是同時站起來,異口同聲地吃驚喊道。
“要是真的結婚了呢?會怎麼樣?先生給說道說道。”女孩子的爹忙著向先生請教。
先生看了看二人,說道:“也不是不能結婚,就是不怎麼好”
見先生不想往下說,三長腿幹脆就直接告訴先生吧,日子已經選好,就把選的日子告訴先生。先生一聽,掐著指頭嘴裏嘀咕了半天,才說:“日,不好啊。”
“會發生什麼”兩個家長又幾乎是同時發話問。
“百日火燒家。”先生直說這幾個字。
“還有呢?先生,你就不要保留了,有什麼就直接說吧。”女孩的父親直截了當的問。大有打破沙缸的意思。
“既然你這麼說,我就直說了。要是一定要結婚的話,一生都會躲不開大火。六年一小火,一旬一大火。火劫難逃。”先生直接了斷地說。
兩個家長回到家,一邊喝著酒,一邊商量著該怎麼辦。女孩子的父親還是先表明了自己的態度:“既然孩子見過麵,都沒什麼意見,幹脆還是結婚吧。
“那還是等等吧,這可是孩子的一生的大事啊,還是慎重點為好。”男孩的父親嘀咕著。
“其他就不顧了。這麼大的國家都淪陷了大半個地盤,哪裏還有什麼運氣可言啊。”女孩的父親開始發牢騷。
男孩的父親很讚成他說的意見。就這麼辦吧。於是二人拍桌子就定好了結婚的日子。還是先前說好的日子。
結婚那天,一頂四人抬的小嬌將新娘子從小山崗給抬了下來,抬進了宋家小院子。簡單的婚禮,卻不失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