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坊門口停著一乘半新不舊的青呢小轎,轎身上並沒有任何標誌。抬轎是四個整潔利落的小廝,一式的青衣,一般的高矮胖瘦,就是神情竟也相差不多。
京城中最多的就是高官顯宦,所以京城的百姓都帶眼識人。別看小轎不起眼,隻看著四個抬轎的小廝就知道,這轎子的主人非富即貴,而且還不是一般的顯貴。
向嶸就是坐這乘轎子來的。不過出了書坊,他並沒有坐轎,在問過阮玉珠之後,他就打發小廝們抬了轎子先走,他帶著阮玉珠和阮玉寶慢慢步行。
他所說的那家書坊並不在紙筆胡同裏,而是沿著一條小巷走進去的一個極為清靜的所在。
雲水居,一個據向嶸說隻有資深老客才知道的書坊。這裏不僅有京城能夠買到的最好的筆墨紙硯,也有京城最全的藏書售賣。不僅如此,這裏還有書畫和古董交易,不過卻是在稍後麵一些的小樓內了。臨街門臉就是比一般書坊更多更全的紙筆和書卷。
“紙筆胡同那幾家書坊裏很多書就是從這家雲水居進的。”向嶸告訴阮玉珠,他顯然對這裏非常熟悉,如數家珍。
走進雲水居,向嶸就將阮玉珠帶到一處書架前站定。
阮玉珠先就看到了《石公案》,她拿起兩本來看了看,隨即抬起頭來,疑惑地看著向嶸。“這同一本書,怎麼兩樣封皮?”其中一種和她在剛才的書坊看到的一樣,而另外一種則是水墨暗紋的封皮,不僅封皮更華貴,似乎厚度也和方才的那種不一樣。
向嶸就輕輕地咳嗽了一聲,似乎是不願意解釋,但阮玉珠並沒有移開視線,他也就簡單地說了一句:“一種是潔本,一種是足本。”
阮玉珠立刻就明白了。潔本和足本,不用向嶸多解釋,她家裏許多藏書,早就知道是什麼意思。沒想到這裏能夠買到足本,不過書架上卻隻有一冊,阮玉珠忙拿在了手裏。
向嶸似乎沒想到她會這麼做,但他也沒有攔著阮玉珠,而是從旁邊又取了兩冊書卷遞給阮玉珠。兩冊書都的作者都是敬亭聞雨生,一冊書名是《冤案集》,一冊書名是《俠探傳奇》。一看這書名,阮玉珠就覺得很對自己的胃口,再翻翻書的內容,雖然這兩本出書較早,文筆比起《石公案》來略顯得稚嫩了些,但故事依舊非常好看。
“這兩冊,是不是也有潔本和足本?”阮玉珠很自然地問向嶸。
向嶸似乎是又遲疑了一下,才點了頭。然後,他就帶著阮玉珠走到靠東牆的最後一麵書架前。《冤案集》和《俠探傳奇》的足本依舊是水墨暗紋的封皮,旁邊還有幾本《石公案》的足本。
阮玉珠心中隱隱有些明白,方才向嶸帶她看的的書架,應該是專放潔本的。隻是不知道是誰放亂了,將一冊足本放了過去,正巧又被她發現了。
如果不是這樣,向嶸隻怕不會帶她來找足本。心中暗暗笑了笑,阮玉珠將三冊足本各收了五套,又買了兩套潔本,打算對照著看。
書坊門口停著一乘半新不舊的青呢小轎,轎身上並沒有任何標誌。抬轎是四個整潔利落的小廝,一式的青衣,一般的高矮胖瘦,就是神情竟也相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