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大理寺少卿的禮物(1 / 2)

向嶸查案細致,也看過那縣的縣誌,卻記載了有泥石流。

阮玉寶當然是立刻就將這件事告訴給了向嶸。

兩相對照向嶸才發現,那縣誌就是貪墨的官員一手刻印的。而阮玉珠所看的縣誌,卻是當地儒生自己編寫,不過少少的刻印了幾本,贈送朋友自娛自樂罷了。

一樁懸案,就這樣破解了。向嶸今天就是特地上門來感謝阮玉珠的。

這件事並不是像向嶸所說的那樣,然而也並非是空穴來風。

那天在書坊,向嶸推薦了幾本敬亭聞雨生的斷案奇情書給她。她當時翻看的時候,正看到一宗借泥石流遮掩而犯下的凶案,多年之後才得昭雪。案子寫的非常好,但是阮玉珠卻發現一處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書中的地名她知道,那個地方的地理和氣候,是不太可能有泥石流,而且百年之內都沒有發生過泥石流的。

雖然理解這可能是寫書人故意的,但她還是跟向嶸說了。兩人還就此討論了兩句,當時她就提到了貪墨案的所在某縣。她用非常詳細的數據告訴向嶸,該縣哪一年哪一月曾有過泥石流。

向嶸當時聽的很認真,還和她核實了一下,她也告訴向嶸,這些數據都是從該地的縣誌中看到的。

那也是第一次,向嶸知道阮玉珠有過目不忘之能。同時他還知道了,沈氏嫁給阮夢枚之後,愛買書的性子依舊不改。他們還沒進京的時候,沈氏更是每年都要搜羅了各地的縣誌來,都擺在家中的書房。

阮玉珠看的那本縣誌,就是沈氏買來放在書房中,後來被她帶到山莊,早就熟讀在心的。

之後,阮玉寶確實從她這裏拿了那本縣誌,說是向嶸要看。她沒有多想,至於懸案的事情她就更不知道了。

不過,向嶸應該不會拿案子的事情來說謊。或許有誇大的部分,比如彰顯她的功勞,但是事情基本應該是存在的。

向嶸這麼做,就應該有他的道理。所以,阮玉珠雖然心中存了疑惑,卻沒有當麵問出來。

因為向嶸的態度很誠摯,阮夢枚顯得很高興,看向阮玉珠的眼神和煦中帶了親切:“玉珠小時候就是我教她讀書,這孩子記性是好的,說過目不忘就過了。若是她兄弟有她五分,我哪用如今這麼操心,哈哈。”

這就是有些得意的意思了。

小時候阮玉珠之所以備受寵愛,也有她念書記性好,悟性佳的緣故。阮夢枚覺得女兒像他,所以非常疼愛她。

然而再疼愛她,終究敵不過褚錦繡的溫柔鄉。或者應該說,終究是敵不過褚錦繡背後的勢力能帶給他的好處。褚錦繡並不比沈氏美貌,也年輕不了幾歲。當初也是用手段接近的阮夢枚。

阮玉珠短暫地陷入回憶當中,向嶸的一句話讓她回過神來。

向嶸今天來,不僅僅是口頭表示感謝的。他還帶來了禮物。隻是不等他將禮物拿出來,外麵就有小丫頭來稟報:褚錦繡來了。

向嶸查案細致,也看過那縣的縣誌,卻記載了有泥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