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皇後卻萬分舍不得。雖然小兒子過繼給向王爺,以後也是榮華富貴。但是王爺的兒子,又怎麼比得了皇子的身份。另外,她也舍不得小兒子離開自己的身邊,去喊別人爹娘。
皇後不願意,太祖高皇帝一時也不能勉強,因為那樣肯定會讓向王爺為難。這個時候,宮裏的沈貴妃就到太祖高皇帝麵前,情願將自己的小兒子送給向王爺做子嗣。
這位沈貴妃在宮中是僅次於皇後的人物,她雖然跟隨太祖高皇帝的時間略晚,但卻比皇後先生下了兒子。皇長子就是這位沈貴妃所出。除了皇長子,沈貴妃還為皇帝生下了兩個皇子,一個已經十二歲,另一個才五歲。
沈貴妃提出要過繼給向王爺的,就是最小的,才隻有五歲的小兒子。
沈貴妃很為向王爺著想,覺得二兒子雖然也好,但年紀卻有些大了,怕向王爺養不親。而五歲的小兒子過繼到向王爺府中,則可以忘記親生的父母,跟向王爺和王妃很親密。
太祖高皇帝覺得沈貴妃想的很周到,是個最為賢淑的女人。為了他的好兄弟著想,也就是為了他著想了。
結果,太祖高皇帝出麵,向王爺受寵若驚,一開始還推拒了一番,最後看太祖高皇帝是出於誌誠,也就順水推舟地答應了下來。
向王爺和太祖高皇帝的感情,自然又深厚了一層。
向王爺和王妃將小皇子帶回家裏去,真的當做自己的親生骨肉一般疼愛和培養,也正如沈貴妃所說的那樣,再過兩年,小皇子就不大認親生的爹娘,隻認向王爺和王妃了。
之後又過了數年,小皇子也慢慢地長大了。太子突然病逝,朝中的局勢一下子微妙了起來。圍繞著儲君之位,朝堂上風起雲湧,最終分成了兩大派別。
其中一派,擁護的是皇後的小兒子,也就是過世太子的同胞兄弟。而另一派則擁護皇長子,也就是沈貴妃所生的那個兒子了。
這幾年之間,沈貴妃越發得到太祖高皇帝的寵愛,已經晉位為皇貴妃了。
兩派之爭,大家自然不會放過向王爺。向王爺在朝堂上,以及在太祖高皇帝心目中的地位是沒人能夠取代的。可以說,向王爺打算支持誰,誰就能夠順利登上儲君的位子。
這個時候,就有不少人羨慕沈貴妃的眼光長遠了。然而,這似乎也不能怪皇後,皇後隻有兩個兒子,如果小兒子早早過繼給了向王爺,現在也就沒有資格爭奪儲君之位了。
然而讓眾人吃驚的是,向王爺根本無意參與這件事。他不僅無意參與,還早早地將自己撇清了,也就是跑到皇宮裏太祖高皇帝的麵前,跟太祖高皇帝說他以後就隻領俸祿,不打算幹活了。向王爺不僅卸了身上所有的差事,還竟太祖高皇帝賜給他的虎符還給了太祖高皇帝。
向王爺的話,是說自己老了,這虎符請太祖高皇帝自己看著辦,或者賜給年輕有為的將領,或許從此就擱置起來。
但是皇後卻萬分舍不得。雖然小兒子過繼給向王爺,以後也是榮華富貴。但是王爺的兒子,又怎麼比得了皇子的身份。另外,她也舍不得小兒子離開自己的身邊,去喊別人爹娘。
皇後不願意,太祖高皇帝一時也不能勉強,因為那樣肯定會讓向王爺為難。這個時候,宮裏的沈貴妃就到太祖高皇帝麵前,情願將自己的小兒子送給向王爺做子嗣。
這位沈貴妃在宮中是僅次於皇後的人物,她雖然跟隨太祖高皇帝的時間略晚,但卻比皇後先生下了兒子。皇長子就是這位沈貴妃所出。除了皇長子,沈貴妃還為皇帝生下了兩個皇子,一個已經十二歲,另一個才五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