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周氏,阮玉珠在向氏族中還有兩個交好的妯娌。這兩個妯娌都是出自旁支, 其中一個鄒氏,娘家父親是國子監祭酒,夫家如今正做著吏部的堂官,另一個王氏,娘家父親是和向嶸同在大理寺,是大理寺的一名寺丞,夫家的人大都在禦馬監任職。
鄒氏和王氏和阮玉珠的年齡相仿,都熟讀詩書,在族中的聚會上相識,因為很說的來,就越走越近,最終成了好朋友。
兩人都知道些阮玉珠家中的情形,更了解向氏族中的事,比如之前褚素馨和褚家的心思, 以及之後因為向家褚家將褚素馨送去莊子等等,她們都是知情人。
現在褚素馨又頻繁出入襄國公府,和寧氏走的極近。鄒氏和王氏就覺出有幾分不對來,所以有了消息就往阮玉珠這邊告知,還明裏暗裏地讓阮玉珠提防。
“……都說疏不間親,不過咱們知近的人,有些話我不跟別人說,卻不能不跟你說。 咱們國公夫人的心思,那是最難猜的。”這是王氏,比起鄒氏來,王氏更加心直口快。
鄒氏也附和:“我在家的時候,父親曾經說起國公夫人。他說國公夫人但凡生為男子,這朝堂上如今赫赫揚揚的諸位,隻怕就都數不上了。”
這是說寧氏謀略手段更勝過如今朝堂上遊曆宦海多年的高官顯宦。
她們雖然沒有說明,但話中的意思阮玉珠卻是懂的。
她跟寧氏初相識,寧氏就敏銳地察覺到什麼,並且出手果斷,防患於未然。 等她嫁給了向嶸,寧氏待她似乎不錯。而且,向氏一族的立場似乎也與褚家背道而馳。
然而世事變幻,真相假象並不是那麼容易分辨的。這一點阮玉珠比誰都了解的深刻。她前世可不就是一直生活在假象當中,直到身死的時候才明白過來嗎。
所以寧氏的心思到底怎樣,又或者原來不那麼想,後來又有了轉變,這些都是說不準的事。
還有一件,就是寧氏的掌控欲。
寧氏是個有相當強的掌控欲的女人。雖然寧氏極善於掩藏,但多年來還是有不少明眼人看出來了。而阮玉珠在跟寧氏接觸的這些日子,也大致了解到這一點。
在向嶸身上,寧氏似乎一直在讓步。然而她是否心甘情願?這就隻有寧氏自己知道了。
跟兒子不親近,就要找個跟自己親近的媳婦,從而能夠跟兒子更親近,更便於操控兒子。 不管是高門顯宦還是平常百姓家裏,很多婆婆都是這麼做的。
鄒氏和王氏都很為阮玉珠憂慮。
阮玉珠心中知道她們的好,但卻不肯接她們的話。她隻拿出最好的東西來招待兩人。
“有你們幾個妯娌這般疼我,無論怎樣,我是不怕的。 ”阮玉珠還笑著說道,似乎是將她們當做了自己的靠山。
鄒氏和王氏知道她心中明白,也都笑了。
“依我說,別的你不論也罷了,倒是先要著緊著些……”王氏給阮玉珠使了個眼色, “你早早地生個孩兒出來,不論男女,是個男孫更好,那就誰都難動你了。”
鄒氏也點頭:“這個是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