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玉珠就笑了笑,也沒說什麼。周氏的意思她心裏明白。故意說起將來可能給沈家封贈的事,主要還是勸她多親近、多討好襄國公和寧氏。在人前還不顯,但隻要是在私底下,周氏對襄國公和寧氏的稱呼總要帶上阮玉珠,好像那是他們共同的公公、婆婆。
阮玉珠從來沒有首肯過,但她也不會特地地去反駁。
周氏親密地跟阮玉珠說著話,又看了看時辰:“怎麼他五叔來沒回來?”
向嶸去宮裏已經有好一會了。
“想來是聖上留他們多說一會話。”阮玉珠就說。
“這極有可能。”周氏笑著點頭。她還告訴阮玉珠, 隆帝很喜歡向嶸,對周湘的印象也不錯。另外:“外麵的人眼拙,或許不懂聖上的心思。不過咱們都知道,聖上其實很疼九殿下。”
阮玉珠也認為隆帝是疼愛劉豚的。既然疼愛這個兒子,那勢必會關注他。不知道他們在大沽口“遇刺”的事情能不能瞞得過隆帝。
向嶸他們這個時候還沒回來,如果往好裏想,是隆帝喜歡他們,想知道更多出海船隊的事。可如果往壞裏想,也可能是隆帝知道了刺客的風聲。
阮玉珠心裏這麼想,麵上並不顯露。同時她也確定了,向家這邊應該不知道在大沽口寺廟中發生的事。
這麼一來,隆帝知道的可能性也小了很多。除非隆帝派了暗探過去。
周氏又陪了阮玉珠一會,還不見向嶸回來。 阮玉珠就知道,周氏這番來,應該是想帶她和向嶸往襄國公府那邊去的。
“……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回來。時辰也不早了, 國公府那邊定然不少的事,周姐姐先請回去。一會……小山回來了,我和他一同過去給國公和夫人請安。 我還有些粗陋的土產要送過去,也給周姐姐準備了一份。”
周氏就笑:“玉珠丫頭,你可真是個可人。”
周氏要走,外麵卻突然進來人稟報,說是宮裏頭來人了。
阮玉珠嫁進都督府之後,還沒有獨自支應過宮裏頭來的人。周氏這個時候自然不肯走,她是跟宮裏頭來往慣了的,一應事情就有她在旁邊指點。
隆帝打發了幾個太監來,給阮玉珠送禦膳,說是留向嶸在宮裏頭吃了。
阮玉珠恭恭敬敬的接了賞賜,又給幾個太監封了厚厚的荷包,都是早就準備好的金豆子。陸夫人還在京中的時候就跟阮玉珠說,金豆子對於宮裏頭的太監們來說是極方便的,而且荷包也要最好的,外麵看著體麵,對宮裏頭的人也極實惠。
幾個太監得了荷包果然都很高興。
阮玉珠就試探著問向嶸在宮裏的情形。
本就是有體麵的事, 也沒有任何的忌諱,太監們也樂意說。原來隆帝跟劉豚、向嶸、周湘談起出海的事,又問了些大沽口的民情,情緒就很好,所以留了他們用膳。
“……恐怕用了膳,還得留向大人再多說一會話呢。聖上說了, 夫人和向大人新婚燕爾,向大人在宮裏頭這麼一會的工夫,那也記掛著夫人,所以送些膳食來給夫人,跟夫人多借向大人些工夫。”
這是隆帝的原話,帶著戲謔的意味,從中可見待向嶸的親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