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李子村記
入桃園李子村。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複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複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這...當然不是我要說的桃園李子村,其實他是這樣的......
我國西南雲貴高原,山高地險,山巒起伏,地無三尺平,天無三日晴,可謂寸路寸金,交通極其不便,開發難度大,利用價值小。工業不發達,農業也貧瘠,窮鄉僻壤之地不在少數。
桃園李子村依東山而建,零星散落,絕對的山村典型;其南麵虎躍山巍峨而立,高聳入雲,氣勢雄偉,常年有雲霧縈繞山尖;而麵前是一片桃園,覆地百畝。每逢揚花之季,桃園之色染遍半邊雲霞。然而怪哉,這桃園中每年春季桃園楊花時便會刮起漩渦風,將園中花瓣揚起數十米之高,形如人,十分的奇妙。
桃園之北有一家吳性的住戶,每年桃花盛開的時候就開始抱怨這該死的春風,吹得滿屋子的花瓣難於清掃。
吳家有兩子,大兒子名吳樂意,小兒子名吳樂楚。吳樂楚今年已經二十六,在村裏人看來,他卻是一個異類。緣何是異類,因為至今未婚。每逢這個季節便有鄰居嘲笑吳樂楚,說:“桃花在你家屋裏到處飛,樂楚啊,你怎麼還沒走桃花運啊!”
村裏有人還特意為了諷刺他編了一句順口溜:男當婚,女當嫁,二十有六無女友,這樣的男人要殺頭。
吳樂楚也隻是笑而不語,別人以為他是無言以對,而他且心有鴻鵠。
正所謂,人世不公,所以分男女;世俗無道,所以分貴賤;然人各有誌,故世道離奇。別人笑我忒瘋癲,我叫他人要看穿。機遇永遠隻為有準備的人而來臨!無論官場,商場,名利場,要想躋身進去不但要有機遇,還得有準備!所有人都年靑過,為了那些不平凡的日子而祭奠!
吳樂楚,他也隻是桃園李子村的一個普通青年。他是與都市二代決然相反另一種青年,無錢,無學曆,無背景。不過卻有著十分苦惱的人生!
吳樂楚正像他的名字一樣,“無樂處”,他打小就沒碰上過什麼好事,若說有的話或許就是他能夠來到這個世界上。
吳樂楚小時候一直也沒交過什麼好運,第一年上學前班的時候書包被一個撿破爛的人一把抓走,半年的學期他都是空空如也,每天都聽著天書混日子。他開始就注定了要與眾不同,知道他的人覺得是無奈,不知道他的人還以為他是神童,上課都不帶書。所以每天他都要最後一個離開學校,因為沒有課本他就慢了人家一個節拍,個中辛苦又有誰能明白。
吳樂楚的不幸不隻是在讀書,還常常表現在日常生活中,每當他穿著半袖短褲的時候天上就會風起雲湧的冷下來,當他穿著棉襖時,天總是會變得炎熱。這也讓他時常成為人們眼中的另類,嚴寒著半袖,炎日捂棉襖。
長時間的不幸讓吳樂楚漸漸的習慣了自己的倒黴,無可奈何道:我不倒黴誰倒黴!但也常常安慰自己: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折騰一番。可是不知不覺的就過來二十六年了,這會兒還是一事無成。無論窮人還是富人家的孩子,沒出息就會收到一個信息——遭數落,挨冷眼!
“你都二十六啦,一天還跟個小人似的,事情也不做,媳婦不會找,比你小的我就不說,連你的侄兒子都討媳婦了,你還一天就這麼混,我看你混到什麼時候!”吳樂楚的老媽子不知道是第幾次這樣的重複這些話了,後麵的話沒變,隻是二十的數字此時成了二十六,這也成了家裏的日常。
吳樂楚雖然厭煩,可是他卻又是個有孝心的人,看著年邁的老母又不願抵觸一句令她難過,壓抑著年青的怒火自己苦悶著。所以無論他的母親怎樣的數落羞辱他他也隻能將這一切哽咽在心裏,一聲也不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