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路好啊,修路好。”
幹部們個個都樂嗬嗬的。
對於修路這事兒,小嚴村的人十分積極。因為各家各戶的孩子們上學,都是要經過這條路的,大人們平時不一定要走這條路,孩子們是必須走啊。下雨天一腳泥巴。
至於修路的工錢倒是不用給,每家每戶固定一個人來修。
畢竟修路這種事兒,往年都是要社員們分攤的,這路畢竟是為了他們修的。
這次不讓他們出錢,各家各戶隻出個工,算不錯了。
蘇青玉道,“工錢不給,吃的還是要給的,做點窩窩頭之類的,再熬點糖水,送工地上給他們吃。”
何窮道,“社長,您這對老百姓可真好啊。”
“靠他們搞建設,怎麼能不對他們好呢?要是隊裏有錢啊,我還要給他們發工錢的。現在還是窮,咱隻能先都委屈著了,等以後大家致富了就好了。”
聽到蘇青玉說窮,何窮就想到了她手握五十萬經濟大權了。
這還算窮,多少錢才算富裕啊。
小嚴村風風火火的修路,讓其他隊裏又開始酸起來了。
之前說沒動靜呢,這冷不丁的就給修路了。
這路說是給養殖場修的,支持養殖場的發展。
但是說起來還不是給小嚴村修了嗎?
一個試點,給小嚴村帶來多少好處啊。
好些隊裏恨不得這試點在自己隊裏試。
等小嚴村的路修好了之後,蘇青玉也按著慣例,給這條路取了個名字,叫致富路。十分直白。但是大家都覺得好,很吉利。
覺得這有文化的人就是不一樣,取的名字都這麼好聽。寓意好。
孩子們高高興興的踩著石子路去上學,感覺特別有意思,比之前一跑一陣土可好太多了。
修了路,蘇青玉就不樂意去公社了,她還真不想摻和公社那一攤子事兒。
她寧願待在養殖場安安心心搞管理,搞學習。多積累經驗,先安安心心搞出成績來再說。
光是忙著管理和學習,蘇青玉都覺得時間過的賊快了,從夏天,一直到天氣漸漸轉涼了,她才恍然自己在這邊待了幾個月了。
當然,也正是因為元歸的一通電話,她才發現已經深秋了。
都十一月份了。
“我還是通過康萊,才打聽到你這裏的電話。”元歸在電話那頭道。
蘇青玉聽著有些汗顏,“對不起,實在忙忘了,”她扶額,“之前我也以為開養殖場隻需要技術,開起來之後發現管理上的事情也很多,其他人都沒經驗,隻能我自己學,自己摸索,再教他們。這一下子就忙忘了。我連老家那邊都沒打電話。”
意思是我連家裏人都沒聯係,你也別怪我沒給你打電話聯絡了。
元歸心情確實好了一些了,他高興的覺得自己和蘇青玉的親人一個待遇了。
雖然不是好待遇。
“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地方嗎?”
“沒有,我自己辦好了,現在慢慢摸索,工作倒是開展的還不錯。我這陣子還準備去各個隊裏走訪,多了解這個公社的情況。”
“看來蘇老師很忙啊,”
蘇青玉笑道,“基層工作都是這樣,忙而雜亂。我這還算好的,隻管著一個地方,本職工作還沒做。如果做了本質工作,會更忙。”
元歸一皺眉頭,“是遇到什麼事情了嗎?”當幹部的不做本職工作
“沒有,都在掌握之中,未來會很順利的。”
元歸聽到她輕鬆的語氣,也沒多問。至少在他心裏,蘇青玉不是一個需要他實時護著的人。
他沉默了片刻,“我聽說,秋天的湖景很美。可惜南方和北方都很少見。”
蘇青玉一愣,有嗎?
她這天天在湖邊的人,還真沒覺得哪裏美麗了,倒是每次看到魚兒露出水麵的時候,想著這都是小錢錢,她就覺得美極了。
當然,嘴裏還是回了一句,“確實美。”
“真想去看看。”
“啊,你想看湖嗎?”蘇青玉可算是聽出來了,“那你過來啊,我在這邊算是穩定了,可以帶你遊遊湖。”
“也好。”電話那頭,元歸的聲音都愉悅起來,“正好,我想開一個水產罐頭加工廠,想看看哪裏有比較合適的貨源。”
“那太歡迎了,我們這裏雖然還沒長成,但是有一批野生魚,而且之前我們這裏隊裏自己養了一點,正好可以出水了,你可以過來看看質量。”
“好,那我就過去看看。”元歸高興道。
“那你是以考察名義過來?如果這樣,我得和組織上彙報一下,畢竟你也是過來考察的,地方上管理這一塊的領導也是要接觸一下的。”
元歸:“……私下過來吧,我有些忙,可能沒那麼多時間和他們接觸。”
“那也行。”蘇青玉懂了。
既然是他的意願,那等以後領導們知道這事兒了,問起來,自己也好答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