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恭喜蘇青玉升職的事兒,然後和她談合作。
說是今年年底,他們就好好調整下麵的幹部。他們還找東山區學習了,現在在學習經驗呢。
但是知道蘇青玉這邊肯定一次隻和一個區合作,所以趕緊兒上門了,結果這還是趕一塊來了。
蘇青玉道,“現在我是書記了,區裏的經濟建設工作是我們胡區長在負責。”
“另外就算要合作,今年也做不了什麼。我們自己還在交接工作呢。”
蘇青玉說著,讓林楠去請胡區長過來。
等待的時候,蘇青玉就問他們,“都考慮好了?”
華陽區區長和臨河區區長都互相看了看。然後點頭。
華陽區的武區長歎氣道,“很難走出去啊。”
不是每一個區都和花崗區這樣的,他們這一年也是努力過了。
也正是因為努力過了,所以知道蘇青玉之前的提議是多麼的正確。
基層幹部要是不作為,上麵領導發的好政策,都無法實施好。
比如說,他們和市裏的農產品銷售公司都聯係好了,種多少東西,人家都能幫著銷售,隻要給一些手續費就行。
然後他們就在區裏搞大蒜種植,想著全國各地都是要吃的,這東西好保存,也好銷售。
還專門學了技術回來教的。
可結果呢,下麵開展的極為不順利。倒是也有完成任務的,但是沒完成任務的也很多。
要麼就是宣傳不到位,要麼就是幹脆就沒怎麼宣傳。幹部們自家和親戚家裏都種了,換了錢了。老百姓都不知道這事兒。
氣的他們抓了典型,問一個什麼也沒管的基層幹部。為什麼不好好宣傳。
人家怎麼說?說這要是宣傳了,全村都種了,他們還要管種,管收,管賣。工作量加大了。
氣的當時區裏領導愣是一天沒吃飯。
然後再看看隔壁東山區,人家那叫一個幹的紅紅火火啊。
特別是年底分錢分肉,可把他們刺激到了。
一年前都是一樣的情況,一年後東山已經起來了。他們也不知道怎麼辦了。
他們倒是也想著發展工業,可是競爭不過花崗的廣地工業區。
最後他們知道了,得改,得調整。要不然就落後了。
蘇青玉從他們的麵部表情就可以看出來了,這一年確實也都不好過。
“先不急,等我們胡區長來了,一起商量商量。合作肯定是要合作的,但是肯定不是和東山那樣搞養殖,一來條件不合適,二來我們廣地也吃不下那麼多。另外一個市裏大部分都靠養殖發展,風險太大了。”
他們正說話,胡區長已經急匆匆的過來了,然後笑著和這兩位區長握手。
“歡迎來我們花崗做客。”
“哪裏是做客啊,這是來做學生了。”
臨河區秦區長道。
胡區長就道,“互相學習。”
人來齊了,也正式開始談兩個區發展的問題。
現在兩個區都是準備從上到下搞調整的。都想和花崗合作。
蘇青玉道,“關於你們兩個區的情況,我上次去參觀的時候,也差不多了解了。和花崗也是很像,但是水資源卻不如花崗啊。所以水產養殖方麵可能要差點了。”
兩人都點頭。這方麵確實是差了點。
要不然他們自己也就搞起來了。
蘇青玉就問胡區長有沒有什麼想法。
胡區長道,“我對他們那邊沒什麼了解,要不還是蘇書記您說吧。”
蘇青玉道,“那我就提點建議了。我認為,華陽和臨河要發展,還是要靠咱們農民的土地。咱們搞的是農村發展,那麼,就千萬不能放棄這片土地。不是搞養殖,就是搞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