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沒有如果,她已經經曆了自己的事業,就不樂意放棄這些,隻留在家裏了。不是因為更愛工作,而是因為這份工作成就了她。給了她獨立的人格,受人尊敬的地位,以及人生的目標。沒了事業的感覺太難受了。
所以她很能理解蘇青玉現在的心情。
她安慰道,“現在通訊很方便,以後每天打電話也是一樣的。”
蘇青玉笑道,“這家夥壞得很,特別不喜歡接電話。”
元寶雖然還沒兩歲,但是已經十分聰明了,聽出媽媽說她壞,她皺著小眉頭,鼓著臉,很嚴肅道,“元寶不壞!”
“好,元寶是最好的寶寶。”
陳玉梅笑著哄道。
蘇青玉也跟著笑了起來。
吃飯的時候,兩人又聊了工作的問題。
陳玉梅倒是給她透露了點事兒,“也不知道是不是我多想了,上次我去省城談生意,省城的領導特意找我來聊過話,談了湖雲省特產公司的事兒。”
湖雲省也是有銷售自己特產公司的單位。說是特產,其實也是各種農產品。隻是大多數都是一些幹貨。
但是種類卻比雲城農產品公司的多。
開的時間也更久,改革之前的老單位了
但是發著的不怎麼樣,還是在吃老本。
蘇青玉邊吃飯,邊問道,“你覺得要是讓你過去,會讓你擔任什麼職務?”
陳玉梅搖頭,“我也不清楚。後來也沒找我,所以我就覺得是不是我想多了。”
蘇青玉道,“要有機會你就過去看看。有能力的人,在大的平台更好。就怕你在這邊當習慣了老大,不習慣出去了。”
雲城這個地方,說到底還是太小了。
雲城的農產品公司隻負責雲城這邊的,而湖雲省裏的農產品,那是負責整個省的。平台都不一樣。
陳玉梅笑道,“蘇書記,咱這點眼界還是有的,就算讓我去省裏給人當端水瓶的,我也是樂意的。”說著,她神色也認真起來,“我自己也確實想去,想走得高一點。”
她心裏其實還有一個願望,就是能給蘇青玉提供幫助。
蘇青玉對她的知遇之恩,她這輩子都不知道怎麼報答了,所以想走得遠點。
未來蘇青玉肯定不會隻在花崗的,而剛不調動,省內是最常見的,所以隻有在省裏去了,她才有可能幫到蘇青玉。
蘇青玉倒是不知道她這些想法,微微笑道,“想走得高點,那就再加把勁兒了。”
花崗的分公司很快就開始建設了。
區長親自監工,這事兒開展的十分快。
才幾天的時間,從場地選址,到人員配備都齊全了。
剩下的就是和總公司交接關於花崗這邊的工作了。
另外,華陽河臨河那邊也傳來了好消息,經過專家的分析和建議,雲城的土質和氣候很適合種植柑橘,特別是新培育的新型品種的柑橘。
確定之後,這兩個區也更加忙碌了,全區範圍內宣傳種植果樹以及搞副業的事兒。
有了之前的宣傳鋪墊,加上這次水果種植是有補貼的,每種植成功一棵樹,結果之前,每年補貼五毛錢。
可別小看這五毛錢補貼,農戶要是真想種植果樹,基本上家家戶戶能種植好幾百棵。
光是拿補貼,都能拿一兩百了。
哪怕現在貨幣購買力不如從前了,連工人工資都由原來的二三十,漲到了現在的七八十,可這一兩百對於農村家庭來說,是十分可觀的收入了。
這還不算在果園裏麵養雞養鴨的副業呢。
光是看在這補貼的份上,農戶們就願意種植果樹了,特別是還談到了果樹種成功之後的長期收入,更讓人心動了。
關於長期這一點還有現成的案例,就是蘇家屯的果林,每年收入都是以萬為單位的。而且因為是整個蘇家屯的果林,至少也是十幾萬的收入了。普通果農賺的少點,一年幾千肯定是有的。
所以種植果樹這事兒很快得到了區裏老百姓的響應。
唯一的就是果園分配的問題。地都是分散的,要想種果園,總不能這樣分散著種,就得重新調整土地了。
這也算是唯一比較困難的問題。不過農村分土地也不是第一次了,所以對於村幹部來說,這雖然有些困難,卻也不是不會做。
所以總的而言,這兩個區的工作開展的十分順利。
好消息不斷傳來,倒是讓蘇青玉心裏稍微得到點安慰。這幾天她心裏一直堵得慌,因為元寶爸打電話回來了,他已經把那邊的工作梳理好了,家裏孩子的房間,需要用的一應物品,包括元寶的家庭老師都找好了。
所以他要回來接元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