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我們花崗區畢竟是個小地方,那些有能力的同誌去了更重要的崗位了,基層崗位剩下的就不多了,咱們隻能自己培養。”
“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咱把人才培養好了,就不擔心經濟不發展了。”
趙書記覺得蘇青玉考慮的也挺對,就擔心一點,這個人才培養,不容易看出成績來啦。
你搞經濟,搞項目,還能看到數據。
人才培養太籠統了。
趙書記是希望蘇青玉在書記這個位置上能夠繼續發光,這樣到時候往上麵提的時候就容易多了。
他叮囑道,“人才培養重要,其他工作也不能落下。青玉同誌,你以後的路還長著呢。”
蘇青玉聞言,下意識就坐直了,認真道,“領導,我這還真有工作想做,但得得到您的首肯和支持。”
趙書記聞言很欣慰,溫和道,“有什麼困難你就提,能幫的我們當然會幫。
“我想在咱們花崗辦一所大學。”
趙書記差點嗆到了。
大學是你想辦就能辦的?
“需要的資源可不少啊。”
地皮暫且不說了,現在雲城地皮還不緊缺。錢……這個是需要很多的。最主要的還是人才資源。大學老師可不好找喲。
蘇青玉道,“書記,我們雲城現在發展是越來越好了,人也越來越多了,未來肯定還是需要大學的,現在我們就隻有中專。未來中專肯定是不夠的。人家外地那些大學生,憑什麼來我們這小地方?我們隻有自己培養大學生,才能有機會留得住這些人才。”
“書記,這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啊。”
雖然說未來大學生滿地走了,可是那也是二十年以後的事兒了。
現在太缺人才了。
趙書記嚴肅道,“這也不是小事兒,要從各方麵進行考慮。”
“我也考慮挺多了,書記,我是這麼想的。辦了大學之後,除了培養下一代年輕人之外,咱們的幹部培訓,黨員培訓,都能放在這大學裏麵進行。未來我們想培養幹部,培養各方麵的人才,都更容易。您看,省城為啥就不缺人才?不就是有大學嗎”
“我們雲城的優勢太少了,吸引不來人才,咱隻能盡力自己培養。雖然我們肯定和名校沒得比,但是培養一些普通大學生也比現在要好。”
誰還不想做一個有大學的城市的□□呢。
趙書記心裏也想啊,特別是提到省城的時候,心裏別提多羨慕了。
省城政府裏麵,一水兒的大學生。
人家剛畢業就分過去了。
雲城這邊每年都難得分幾個。
所謂人往高處走,人家有機會,可不就都往大城市大單位去嗎?
趙書記歎了口氣,問道,“你想市裏怎麼支持?”
蘇青玉道,“這大學的事兒還得市裏去申請,咱們沒這個權限。至於修建學校的資金,我們花崗願意出大頭。”
畢竟是要建在花崗的,這錢還是得出。要不然別的區就算沒意見,雲城區的同誌就有意見了。
趙書記笑道,“□□走了,你這也是越發大手大腳了。”
蘇青玉一臉自信,“就是我們江老書記在這邊,肯定也支持的。沒準這資金問題都能找到解決的途徑。”
趙書記:“……”什麼途徑,當然是找上麵要了。
他咳了咳,笑道,“這事兒我還不能答複你。還得和老何商量商量。你也別閑著,拿出個具體的計劃提交過來,市裏好好商量一下。”
“行,我回去就立馬提交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