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一年級的學生占了絕大多數人數,就可以看出來這次新增加的入學人數有多少了。
而且在一年級的班上,竟然還有十幾歲的孩子。這都是之前被耽誤的孩子。
蘇青玉道,“今年的入學率很高。學生很多。困難方方麵麵都有。最缺的還是教師資源。”
連副市長道,“我回去看看能不能調動一些過來。”
“這是一方麵,我建議還是叫加強師資教育,我們自己培養教師。”
蘇青玉說完,語重心長道,“連市長你也算是我的前輩同誌了。我和你說心裏話,我並不想摻和教育工作,不止教育,其他方麵我都不摻和。邊州的農業種植也是重要任務,我光是忙這一攤子事情,我都忙不過來了。”
“可我們農業種植需要有知識的人,我要種藥材,現在連技術員都找不齊。老連同誌,教育可是重中之重啊,貫穿工農商各大行業。你身上的責任重大。”
連副市長臉上有些掛不住,“邊州的教育……確實,確實算不上好。”
蘇青玉道,“正因為如此,所以我覺得我們大家該齊心協力,互相幫助。你提升教育,輔助農業。我也提升農業,讓農民有錢上學,接受教育。我們互相扶持,把工作做好。為邊州出力。你覺得怎麼樣?”
她一臉真誠的看著連副市長。
連副市長也看著她,這個年輕的同誌確實與他之前相處的其他老同誌有些區別。
可能他們年紀大了,有些寶貴的東西也漸漸的遺失了。
熱情,真誠,衝勁兒。這也曾經是他們在工作崗位上的時候具備的特點。
如今,他也從這個年輕同誌身上看到了。他想,呂書記是不是也是因為這一點,所以才這樣重用這個年輕的同誌。
總而言之,麵對蘇青玉這真誠的提議,連副市長心裏也不免動容。
“蘇青玉同誌,我認同你的說法。我們的目標都是為了建設邊州,既然這樣,那我們應該朝著一個目標前進。”
蘇青玉笑了,“就是這麼個理兒。以後我有好的建議給你提,你有好的想法和我提。不管是教育還是農業,都要發展。”
“行。”連副市長也真誠的笑了起來。
心境發生改變之後,連副市長對教育的改革工作也越發的支持了,主動的跟著蘇青玉一起去各個學校進行考察。然後總結經驗。
連副市長得出結論,青山這種模式也是可以複製的。隻不過因為負擔重,所以不可能全市推廣,要一個個的進行改革。
但是在這之前,邊州市教育部門卻可以提前做好準備。
比如如今青山欠缺師資力量,那未來其他縣裏肯定也是缺的。所以他們完全可以先培養一批人。
連副市長就準備回去招高中畢業的學生參與師專培訓。
甚至青山這邊就可以先建設一個夜校,這些學校老師在上完課之後可以參與夜校學習深造。
連市長覺得自己這一次可沒白來,不止了解了蘇青玉這麼個人,同時也找到了自己教育工作方麵的目標和方向了。
以前總覺得邊州的教育工作難做,不好開展。無從下手。如今倒是覺得有做不完的工作。
教育方麵得到了連副市長全心全意的支持,蘇青玉本人也是放鬆不少。
最起碼以後有這方麵的工作,可以有人分擔一下。她可不喜歡做孤軍英雄。團結與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才能辦大事兒。
教育這一塊的工作算是完成了一個小階段。後麵隻等宣傳片拍好之後,慢慢的給孩子們看了。
蘇青玉又把心思放在了農業種植以及工廠建設上麵去了。親自帶著林楠好左亮去視察下麵農村的土地培植工作。
因為前期的準備工作做完了,所以現在基層幹部們做事兒就簡單多了。就隻需要按照縣裏安排的技術員的要求來培育土地,將土地培養成藥田的標準來。
蘇青玉去視察的時候,還看到這些農民同誌跟著技術員後麵幹。一個個幹的也挺賣力的。
蘇青玉還和一個老農民同誌聊了幾句。
誇他們幹活勤快,踏實。
老同誌不知道蘇青玉是市長,隻以為是外麵來的幹部。這陣子來村裏的幹部不少,這樣年輕的也常見,也就沒覺得拘謹。反而很踏實道,“那可不,給政府當長工,可不得好好幹?”
蘇青玉:“……哪裏是長工呢?這還是不一樣的。”
“是不一樣,咱這還能當地主呢。政府都找我們租地種東西。所以說這還是新社會好。和舊社會不大一樣。”
蘇青玉笑了,問道,“那要是以後政府讓你們自己種植藥田,不是更好。當地主,也給自己當長工。”
“那可不好,”老同誌趕緊搖頭,“這種藥材能種多少錢啊,反正讓我自己種,我肯定是不種的。”
蘇青玉笑著搖頭,不以為然。
她相信,這些人看到藥材的收益之後,隻怕還舍不得把土地承包給政府種藥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