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青玉見他那個鬱悶的神色,心有所感。
徐書記能自己想通 ,改變主意,那他也是可以團結的同誌 。
對這樣的同誌,蘇青玉也願意讓對方多分擔點擔子。
加上這次基層數據提交上來的速度也讓她看到了徐書記這個本地幹部對基層的管控力度了 。覺得有些事兒讓徐書記來做更合適。
她道,“徐書記,在開會之前,我還有個想法要和你商量。”
徐書記道,“又有什麼想法?”
“邊州畢竟也不算小,要開展全市的項目肯定比不上青山的效率。為了加快效率,我認為我們應該分工合作。你主管農業方麵藥材種植和製藥廠建設,我負責推動教育推動以及城鎮藥材市場建設,怎麼樣?我們到時候組兩個小組 。接力合作,你覺得怎麼樣?”
徐書記稍微愣了一下,顯然沒想到蘇青玉會這麼安排 。
他還以為蘇青玉這是要和他爭取項目負責權呢。
結果會這麼安排。
這樣一來,對他之前安排基本上沒影響了。依然是他主持農業種植和工廠建設,而所謂的藥材市場,是蘇青玉自己後來加上去的。和前麵沒衝突。
他問道 ,“你,藥材種植你不插手?”
蘇青玉笑道,“書記你在這裏多年,基層情況肯定是比我熟悉的,而且還有青山模式在前,我不擔心。我相信你能做好。市場是我突然想起來的,交給其他人,我還不放心。”
徐書記心道誰問你這個啊。
他是想知道,蘇青玉難道就這麼甘心把這大的項目拱手讓給他?
他拐彎問道,“未來要是做出成績來了 ,你豈不是榜上無名?”
蘇青玉笑道,“我們做這些工作,本來就不是為了什麼名。”
徐書記:“……”
“就和曾經的呂書記,還有其他為了邊州奉獻一生的老幹部們一樣,大家的目的是為了把邊州建設起來。邊州好,是所有人的心願。分工合作是最好的方式,我總不能為了我蘇青玉一個人的名,就逞強的全都抓手裏,然後耽誤邊州老百姓發展吧。早發展早富裕早享受。”
蘇青玉說的坦蕩蕩,卻讓徐書記的脖子都要發紅了。
他掩飾的低頭喝茶。
不敢讓蘇青玉看到自己眼裏的心虛。
因為哪怕他說的多麼關心邊州,多麼深厚的感情。可他也沒忘了要做出一番成績,讓自己揚名,讓自己有政績,更上一層樓。
這一刻,他是沒底氣和蘇青玉繼續談下去了。
“行吧,下午開會就這麼安排。”
蘇青玉走後,徐書記先是喝了杯冷茶讓自己清醒,平複了心情,才通知自己這邊的市領導幹部談話。
把下午要開會的事兒先交了個底。
兩人都有些一言難盡 。
但是心裏卻也暗自鬆了口氣。好歹兩個領導之間是不用爭來爭去了。
要不然他們這些人的工作也很難做。
他們也沒想到事情是以這種方式結尾的。
秦副市長道,“她搞那個市場建設,萬一搞砸了怎麼辦?”
徐書記道,“當然是追究責任。政策是能亂來的嗎?”
鄭副市長和蘇青玉打過交道,反而有些信心 ,“沒準能做成呢 ,那就不一樣了。”
徐書記和秦副市長都沒說話。
也在考慮這個問題。
書記就算做成了這個藥材種植,但是有青山在前,也算是學習別人的經驗了。
而蘇青玉如果真能把這個藥材市場搞起來,那又走在前麵了。
政績都是解決了邊州經濟困難,但是意義不同。
徐書記歎氣,“真要做成,那也是邊州的大好事。邊州發展好,也是我們的期望 。”
在雙方私下裏都溝通好了 ,透了底之後 ,下午的這場會議就格外的順利。
先是徐書記發表講話,針對今年的工作做一個大致的安排。然後是蘇青玉這個市場來補充細節。
確定分組的問題。
當然不是說一個人隻能在一個組了 。
除了蘇青玉和徐書記分別負責一個組 ,不插手對方組工作 之外,其他人都是要身兼兩職,要隨時配合每個小組的工作。
比如鄭副市長既要幫助徐書記建設工廠,也要幫助蘇青玉這邊推廣工商 。
沈副市長這個錢袋子則負責兩邊的資金進出。
這是頭一次,邊州的領導班子這樣深刻都進行一次合作。大家心裏還微微有些不適應,卻又莫名的有些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