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該返回姑蘇的敦煌君。
這會卻是在大光明頂烽火雲中路的界碑前,端坐入神已經三天了。
像是運功禪坐,亦像是思維雲天之外。
隻不過卻是坐在那一塊刻有天外天的石頭邊坐定。
一手卻是無意識的扶著另外一塊小一點的刻石,上有三字:“雙極天。”
幸好這時沒有外人,也沒有豺狼野獸。
不然這沒有半點防護能力的敦煌君隻怕是一個孩童亦能打倒!
隻能看出敦煌君確實神遊物外。
卻是不知終究神遊到哪裏去了!
其實這會的敦煌君卻是早已於三日前,元神載著自身神祇魔念所有靈識神遊一片神秘幻境中了。
異世幻境這一刻中正在正魔二次長安大戰。
此刻的敦煌君正站在正道慕容家的陣容裏。
此刻的正魔大戰卻是整個魔道舉教東來,約定正教在舊日的長安城正魔一決。
此刻魔道卻是以正教口中的光明教為主,隻不過亦有十幾家別的旗幟,看樣子是奉魔道之主的命令東來。
這一刻卻是昔日見過的那位儒藏卿萬卷正在和正道五大世家派出的慕容德昭老夫子長辯。
魔教一方聖座聖女站在日月旗下,身後卻是又一巨大寶座,上麵坐著一尊頭戴蓮花冠的道士,正是那道隱縱橫子,有個寶相莊嚴明王正是那釋尊法明王。
魔教護教十大長老依舊在列卻是射住魔教一線陣角,卻是漫天星宿拱月一般的拱衛著三尊,足見三尊地位卻是堪比教主,隻不過未見那位魔君。
敦煌君也聽了一會卻是大約明白事情起因,正是自己那弟子慕容隨遇叛出正教,襲殺了三十多位昔年在長安大戰時圍攻過光明教主的家主,子為父仇。
隻不過本來的單對單尋仇,慢慢就演變成了正教諸家對慕容隨遇這位光明教主義子的圍殺,之後線索理還亂,最後卻演變成正魔相殺,正教要抓,喊打喊殺。
魔道要護,這魔道魁首的義子乃是魔道的臉麵,豈能任由你正教打殺。
於是便定下了這長安城正魔一戰,畢竟在這境中也有北境妖族共達成長城的壓力,正魔還是要協作的。
免得正魔之盟約完全破裂,於是卻是定下三戰兩勝論定這魔子的歸屬。
殺是不能殺的,隻不過罰的程度卻是正教內都有分歧,一派是直言酷刑加身,不傷及性命廢了修為。另一排卻是便是慕容家領回去由慕容家家規處置就行,以後嚴加管教,這事便算正魔平息了。
隻不過鬧到最後就是連究竟是那方處置也成了為難。
魔道直言,教主的義子既然你正教說是叛出了,豈有再處罰的道理和權利,要打就正魔大戰就是了。
正教此時也騎虎難下,正教也是要臉麵的,五大世家名門,七家顯貴高門。至尊更是直言儒釋道三教掌教亦是很關注此事究竟如何處置。
然後這才有了眼下的這一幕,慕容世家的德昭老夫子,堂堂帝師先舌戰魔道三尊之一儒藏卿萬卷,原來這會卿萬卷手中除了一個火紅的酒葫蘆還有一張青銅麵具。
規矩依舊,誰持麵具誰最大!
已經舌戰三輪,從詩書禮儀說到刀槍劍戟。
最後的結果依舊是三戰兩勝,勝者帶走慕容隨遇,處置之權利當然勝者說話。
隻不過這位儒藏卻是笑吟吟,好不和藹可親。
最後卻是冷冰冰說了一句:“若是誰敢傷了教主遺子修行的根基,那魔道便滅那一家!”
五世七家乃是正教的仙門百家領頭羊,雖然內部分作重罰和輕罰兩派,這期間各有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