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莫(1 / 2)

每一個要成為醫生的人都要經過從實習醫生到住院醫生再到專科醫生的過程,而這個過程則是由無數個日夜的實習生活構成的。

實習醫生算是醫院裏最底層的工作人員,第一年都是在各個科室轉,每個科待一陣子,到了第二年才會有機會成為住院醫生,才可以進行專科的實習。

通常,實習醫生都是幾個人組成一個小組,然後由一名主治醫生和一名高級主管住院醫生負責帶領,每天早上七點開始工作。

詩媛這個小組的主治醫生是一位神經外科的醫生,名叫莫少康。Dr.莫是美籍華裔,兒時隨同父母定居m國的,年紀也就三十多些,卻已經是知名的神經外科醫生。

每天進入醫院之後,換上工作服。第一件事便是查看自己負責的病人的所有診斷和化驗結果,以及病人對所采用的治療方法的反應,然後和小組成員查房。查房時,要和病人討論未來的診斷化驗以及治療的建議。有些時候,還要同病人的私人醫生進行交談,了解一些情況。之後,可能會要深入了解某些病患,執行主治醫生的醫囑等等。

通常狀況下,一早上就這樣在還沒有意識到時間流逝的情形中就這樣過去了。

而醫院的中午休息時間也是很短暫,實習醫生們還要在一起討論一些病況,午飯時間也就這樣匆匆而過。

到了下午,分診而來的新病人就來了,實習醫生們要接收新病人、寫病曆、為病人做體檢、書寫醫院收治單等等。到了晚上就會有交班,之後便可以回家了。可是,回家之後也不見得可以真的休息,還必須要閱讀一些相關的資料。

而在整個實習的歲月,每隔2~4個晚上便會有一次值夜班。值班時,幾乎是不能休息的,不單要監護自己小組的病人,還有別的小組的,甚至還有新入院的病人。雖然值夜班很辛苦,在有些人看來也有些沒有必要,可是,很多人認為,在病人治療方麵的經驗越多,醫生的醫術也就越高。因此,值夜班便成為了傳統,因為這樣可以接觸到更多的病人。

在第一年的實習結束後,詩媛通過了U**LE第三步考試,成功轉為了住院醫生,並選擇了神經外科作為自己未來的專業。

不知怎的,詩媛覺得輔導自己的那個Dr.莫對自己格外關心。不光是給她比較多的機會負責病例,甚至還會讓她在自己主刀時在身邊學習,到了後來還會指導她做些較為簡單的手術。對此,她很是感激他,以為他這麼做是因為大家都是華人的緣故。

詩媛很崇拜莫少康的醫術,不光是他對病症的診斷,更有他精湛的手術技巧。每次跟他做完手術,她都會在回家後閉上眼仔細回想每一個細節,讓那整場手術過程在自己腦海中放映一遍,同時把他的雙手想象成自己的一樣在空氣中演示一遍手術。有任何的疑問,她都會上網查詢資料,並向他請教。而莫少康也對她很賞識,總是會很耐心地給她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