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我沒有見過很多這樣的場景,所以,比較意外,請您見諒!”她向那名醫生道歉。
“沒事!醫院又不是禁止參觀的地方!”那醫生微笑著說。
孩子們三五成群圍在一起玩,時不時會過來跟醫生打招呼,詩媛和那名醫生則坐在長椅上聊著。
“現在是工作期間,您為什麼——”她問道。
“您是問我為什麼不去看病人,要在這裏和小朋友玩,是嗎?”他問,詩媛點頭。
“接待新病人是醫生的職責,讓正在接受治療的患者盡快康複,不也是醫生需要考慮的事嗎?我們好多醫生都認為,按照學來的步驟進行治療就好了,檢查、手術、配藥等等,之後就讓病人躺在病床上安心等待。
有些醫生和醫院甚至會將接下去的工作交給家屬來處理,當然,這麼做也沒有什麼說不過去的地方,隻是,病人對於病情的把我當然不如專業的醫生,家屬也是同樣,而且,病人對醫生的信任感,對於康複也是很重要的。
可是呢,把病人扔在病床上之後,產生的孤獨在某些時候會讓病人產生心理問題,這些心理障礙會影響到康複,有時候還會造成很壞的效果。
這樣一來,先前的治療不是都白做了嗎?所以呢,我覺得,讓病人在康複過程中保持一種積極向上、輕鬆的心態,是很好的事。特別是對於重症患者和兒童患者。”醫生很認真的跟詩媛說著。
“其實,我也是名醫生,隻不過,我就是你所說的那一類,手術之後不會關注到病人心理的醫生。”詩媛帶著歉意說道。
“我是個怪胎啦!您別介意!”那名醫生笑道。
“您是兒科醫生嗎?”詩媛問。
他點點頭,詩媛說道:“其實,醫患交流對於病情的治療很關鍵,隻是,除了心理醫生之外,我們其他專業的醫生很少去關注病人的心理狀況。”
兩人沉默了會,詩媛問:“我想請您去我的醫院工作,可以嗎?”
他笑了,沒有回答。
詩媛從包包裏掏出自己的名片交給那名醫生,說“我想要建立一家醫院,是什麼樣的,我說不太清楚,隻是,我很喜歡您能來加入。至於薪水,您完全不用擔心!請您考慮一下給我答複!”然後她伸出手同他握手,他看了她的名片,也自我介紹了。
“請您好好考慮一下,非常期待您的加入!”詩媛說完,對他微微笑就離開了。
等她關上門走到走廊裏,那名醫生站在門口,透過門上的玻璃看著她的背影,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真是選對專業了,長得帥的男醫生還是很多嘛!”她自言自語道,“多挖幾個回去,然後給子嫣介紹一個。”
想到這裏,她不禁有些興奮。
在新加坡的三天,她約見了五名候選人,最後確定了一位擔任醫院的行政部長,主管醫院的行政事務。
一周後,那位候選人不但來到詩媛的醫院上班,還帶來了一個五人的管理團隊。詩媛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新來的部長,讓他來負責實施對於醫院的改革。
從這時開始,詩媛正式脫離了行政,開始專心致誌地做自己的醫生。而新大學的籌備計劃,也在繼續進行著,等待報告完成後報到汪氏的七人小組討論會上。
月初,汪子軒按照計劃去了m國,跟詩媛說,他可能要去一個月。
“不過,我會盡量早點回來,你要是想我了,就過來看我!”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