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帝都的路上,京書語跟南蕭落以及南首輔三人就這件事商討。
大周的十萬大軍一直在大興邊境不攻不退,究竟目的是什麼。
“如果九夏跟他們勾結,為何九夏不考慮一下他的家人?”
這是京書語最先想到的。
不說別的,夏家的人幾乎都在柳城,且人口多達三百餘人。
九夏不可能去反大興時候,將這些人置於不顧之地吧。
總是再滅絕人性的人,也不會做出這樣大逆不道的事。
“夏家別的後輩倒是可能顧忌,九夏不會。”南首輔道。這也是他剛猜測出來的。
“當年聽說夏家的人在中都之地帶回來一女子,那女子來到大興還生過一個孩子。如若,那孩子是九夏,那女子是被迫抓來的。九夏為了給其母報仇,這一作為就行得通了。”
當然,這是不是事實,南首輔不確定。
他也是偶然聽人提及過。
“夏家人不會防備嗎?”京書語問。
“起初應該會吧,可你也瞧出來了,夏家的兩個長輩根本就沒把九夏往權利方麵想過,他們一直以為九夏心思單純,喜好遊山玩水。”南蕭落插嘴了一句。
就好比他,在皇室麵前,他就是看中商業不在意權力的。
但隻有他自己清楚,他要的是權利下的自由。
為了不讓皇家忌憚,他可以偽裝成不在意朝廷權利的樣子。
但是,私下裏他也會培養自己的勢力,以防萬一。
想來,九夏應該也是這般。或者說,沒有顧忌的情況下,九夏私下裏做的事應該比他更大膽一些。
不管大周針對大興是不是九夏在從中作梗,現在要做的是帶兵去邊城解決問題。
北稷淩讓他們三人回去的意圖很明顯,要麼是南首輔,要麼是南蕭落,斷然得有一人去領兵。
幾日的奔波勞碌,終於抵達帝都。
北稷淩親自去城門接應,在相聚後,京書語才得知,南東沄跟京明路不見了。
或者說,他們兩個極有可能被人劫持。
而劫持的人,十之八九是大周的。
“林酔染,肯定是林酔染。”南首輔怒目嚴肅地說著,他也自責地看著京書語跟南蕭落,“是我不好,大意了。沄兒跟明路那日找我說要在國風書院裏住一段時日,我想著府中事務繁多,也是個好主意,便應允了。”
“離開之前,我應該去國風書院接上他們兩個。”最後這句話說的有氣無力,南首輔心裏很是不好受。
京書語還算冷靜,畢竟她跟那兩個孩子之間還是差了血緣關係。
再者,這個節骨眼兒上丟了孩子,對方沒有將孩子當場擊斃,肯定是有利可圖。
隻要有利益關係綁定,孩子們的生命便不會有危險。
“義父,先不要自責,現在我們要做的是趕緊趕去邊城。”京書語道,繼而看向北稷淩,“皇上,還請允準書語隨軍。”
北稷淩的神色沒變,他從衣袖裏抽出一信封。
信封之內抽出了紙張,上麵寫的內容也展示到了幾個人的麵前。
“大周的人說,隻要我們交出一千個小智,就立即退軍。”
“小智?他們是打的這個主意。”南首輔看向京書語,想都沒想,便道:“大周狼子野心,一旦給了,肯定會將魔掌對向我們大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