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良姐弟後來知道了真相,但是東西已經賣了去,不可能再收回來。乾隆印章啊,就算在二十多年前價值一二十萬也是沒問題的,被沈金良一千六百塊就賣掉了,這種打擊是致命的。沈金良也不是那種胸襟寬廣的人,因此一下子受不了這樣的打擊瘋掉了。
大廳裏的人聽到這枚印章的經曆之後,也是一陣的唏噓。而這個時候,金胖子走過來說:“經理,東西已經準備好了,可以開始賭鬥了。”
其實這種賭鬥一開始是古董鋪子徒弟出師時的一門考試,是看看弟子到底掌握了多少本事。後來,這才慢慢形成了一種比鬥的方法,直到現在,也成了解決古董市場恩怨的一種辦法。當然了,內容未必是瓷器,字畫、善本什麼的都行,關鍵是要雙方約定好。
王海東把金絲描線粉彩瓷取回來之後,又在大廳中引起一陣騷動。就算是已看過一次的李子敬也深深地被這美輪美奐的瓷器給吸引了,更不用說別人了。張好古拿著這件粉彩都不願意放手,足足半小時大家才算平複了激動的心情。
夏廣山站到台上揮揮手說:“諸位,安靜一下,我們的工作人員已經把四十枚碎片準備好了。那就讓我們一起來見證這一次賭鬥的過程,下麵請王掌櫃先一步鑒定托盤裏麵的瓷器碎片。”
兩名年輕的女招待將兩個紅木托盤送了上來,托盤上麵還有一塊黑色的呢絨布,每個托盤裏麵放著二十塊瓷器的碎片。這些碎片大小不一,顏色各異,有的是清新淡雅的青花瓷,有的是嬌豔似火的紅瓷,更有鈞瓷和汝窯瓷器的碎片。反正如果是一般的行裏人看這些瓷器碎片的話,估計有很大可能看花眼。這個時候王海東走上前去,定了定神,拿起來一塊紅瓷。
其他人看王海東聚精會神地看著手中的紅瓷碎片,都屏住了呼吸,實際上王海東是在小心觀察這件瓷器的來曆。良久,他將這片紅瓷放下說:“康熙年的紅瓷碎片,但不是官窯的,是景德鎮民窯的瓷器。從這件碎片的茬口上能夠看出來,這應該不是生坑的東西,而是傳世的紅瓷碎片。這種寶石紅,也算是民窯中的精品了。”王海東簡單到位的分析,讓人很是震驚,他的舉動完全不像是一個剛剛入行的新人,不管是手法還是語氣都像是一個在古董行裏麵摸爬滾打了幾十年的老手。
聚寶閣後繼有人啊!這是看了王海東的表現之後所有人的想法。但是熟悉聚寶閣,熟悉陳一龍的人都知道,這有什麼啊,陳一龍為了培養王海東到底讓他砸了多少瓷器,砸了多少瓷片,這個誰能知道啊,他要是連這點都看不出來才奇怪呢。
接下來,王海東也用事實證明了自己的實力絕對有資格坐在這裏,而且本來他可以全鑒定出的,不過他故意留了一塊。他分辨出來了十九塊瓷器碎片。其中兩塊鈞瓷和汝窯是現代的仿製品,四片青花瓷中兩片是明代的,兩片是清代的。剩下的粉彩、黑瓷等十三塊瓷器的碎片中有兩件是真的,剩下的都是高仿的瓷器,是景德鎮最近這幾年才研製出來的複古的瓷器。
夏廣山走上前台說:“自古英雄出少年啊,王掌櫃果然不愧是陳老培養出來的。這二十塊瓷器的碎片中王掌櫃鑒定出來了十九件,也就是這塊比較大的粉彩瓷器是清朝宣統年間的瓷器碎片,剩下的王掌櫃都鑒定了出來。”
鑒定瓷器,舊時是古董鋪子招收夥計必然要學的,這主要是因為古董鋪子在收古董的時候,瓷器占有相當大的比例。而且隻要是記住了一些瓷器的主要特點,入門是比較容易的,不像金石銘文一般需要豐厚的知識。但是要學的精深,能夠獨立支撐門麵,一般沒有二十年的閱曆是不夠的。
王海東今天的成績代表什麼?代表他至少在鑒定瓷器這一方麵到了能獨立支撐門麵的程度。二十片瓷器鑒定出來了十九片,這個結果意味著賈文化已經不需要再鑒定了。就算他鑒定出來了全部的瓷片,那也是王海東勝利。誰讓他說讓王海東一片,而且平局也算是王海東勝利了。
賈文化很是玩味地說:“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老陳這家夥確實是培養出來了一個好徒弟。”說完,賈文化朝大家抱了抱拳之後,頭也不回地離開了。那枚乾隆的私人印章他連看都沒看最後一眼。賈文化這個舉動倒是為他扳回了不少的麵子,什麼叫大師,這才叫大師,真正的大師風範。雖然賈文化的名聲不怎好聽,但在願賭服輸這方麵他做到了大師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