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得而複還的秘色瓷片(1)(2 / 3)

周文天點點頭拿起山東大漢攤子上的一個花瓶說:“王掌櫃不愧是家學淵源啊,對五彩了解的夠深刻。純粹的釉上五彩是從宋、金時期的磁州窯係燒製的紅、綠、黃彩製品發展而來的。真正的釉上五彩則出現於明代正德晚期,盛行於嘉靖、萬曆年間。因此,說起來,萬曆五彩算是五彩的一個頂峰了。這件小花瓶就是光緒仿製五彩花瓶,不過因為這上麵有殘,價格也就會大打折扣。但這魚缸保存的還算是相當不錯的。”

說起對瓷器的了解,周文天也不差。這一番話說下來算是同行之間的一種切磋,一種另類的鬥法了。

王海東笑嗬嗬地說:“這東西不算什麼,這大魚缸就不同了,既然是老周你看上了這東西,你能說說它的來曆嗎?”其實周文天能看上這大魚缸那也算是有幾分眼力了,至少在瓷器鑒定方麵拿得出手。

周文天想了想說:“其實我還真的見到過,這東西的另一件收藏於羅定市博物館,是光緒仿康熙五彩。該大缸我聽那些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介紹說是羅定錳礦公司購置的,原本為一對,後另一個遺失,再後來這一個也流落出去了。當時沒有人把它當成古董,最多算是一件工具而已。”

周文天這話倒是說的一點都沒錯,在當時,古董算什麼啊,這大魚缸頂多算是一件花哨一點的工具而已,而且有資本主義享受的意思,要用這件大魚缸也要有很強的心理承受能力。因此,這大魚缸後來被民間的一個油坊給弄走了,錳礦公司也是眼不見心不煩,一是不用擔心什麼了,還有就是這玩意另外一個已經丟了,剩下一個顯得很突兀。在第一次文物普查時於羅定市連州鎮一間榨油房征集回來,當時榨油房用它來盛裝花生油。

這些事情多是老一輩人說的,年輕一輩很少有人知道。王海東看到市場上有這樣一個大魚缸不可能不興奮。

王海東點點頭說:“沒錯,這絕對就是丟失的那一隻,隻是沒想到會在這裏出現。這位大哥,你這大魚缸是從什麼地方買來的?”

這樣問有點惹人嫌的意思,古董行最為忌諱的就是刨根問底。但這山東大漢似乎沒把這事放在心上,一點不高興的意思都沒有,爽快地說:“其實這魚缸還真的是從羅定收上來的。老周說得沒錯,我也特意去羅定博物館看過,人家那裏就有一口這玩意。老周人品不怎麼樣,眼力還不錯。”反正也不是什麼稀世珍品,山東大漢一點都沒有隱瞞什麼。至於後麵的一句話,就是山東大漢反擊周文天了,周文天差點沒把王海東給拉走,他能給周文天好臉色才奇怪呢。周文天氣的臉色好像豬肝一般,恨恨看了一眼那山東大漢壯碩的身軀,哼了一聲轉身離開了。真打起來會壞了規矩不說,他也肯定不是人家的對手。

大家的興趣都被王海東給勾起來了。這個大魚缸可是隻有王海東和周文天兩個人注意了,之前沒人想到這麼大的家夥會是好東西。

這口缸可謂是光緒仿康熙五彩的精品之作,無論繪畫、造型、胎釉、色彩都是上乘的,幾乎可以與康熙時期作品相媲美。此缸器型碩大,在口平麵以淡綠彩描繪三組卷草紋,繪畫三隻金彩蝴蝶為間隔。口沿外裝飾一周菱形水波紋,以凡紅、青綠在菱紋內畫花瓣圖案,寓意“落花流水”。頸部以草綠色作底,點綴黑彩斑點並在綠地上繪牡丹、梅花、菊花、竹子、蝴蝶等圖案,栩栩如生,異彩紛呈,寓意“錦上添花”、“花瓞連綿”。最為精彩之處是中間的主紋飾,以平塗勾勒的繪畫技法,形成了木刻版畫的藝術效果,表述了《三國演義》中“銅雀台比武奪錦袍”的故事情節。一件有故事情節的瓷器也會適當的提升價值的,就像鬼穀子下山元代青花一般,如果是一般的青花瓷器,也未必能賣出天價。